特展资源丨“黑石号”教案大放送 & 馆校合作新探索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 , 儿童受教育的本质是“不断改造原有经验 , 经由儿童的主动活动 , 去经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 。
因此 , 最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是“玩中学”“做中学” , 基于实物的游戏和动手操作可以使儿童在经验过程中维持学习热情和效度 , 也可以激发儿童积极思考 , 有助于儿童的学习 。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深入地了解上海博物馆“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 , 博物馆携手学校 , 梳理了“黑石号”沉船及其所载货物的相关知识 , 编写了针对5-8岁小朋友的“玩出风物”黑石号工作坊教案 , 以古今对对碰、手绘金银器、玩出釉色、缝制船板、考古体验等多项美术体验和趣味游戏为载体 , 让5-8岁的孩子在玩中学习和体验 , 管窥历史 , 审美启智 。
今秋 , 上海博物馆又基于本教案 , 在馆内开展了两场“玩出风物——黑石号亲子工作坊” 。 该工作坊采取了“集体教学 +游园会”的形式 , 邀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体验趣味游戏和自由创作 。 在动手和创造中 , 与古人共思量、同欢乐 ,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 打开认识“黑石号”的新窗口 。
特展资源丨“黑石号”教案大放送 & 馆校合作新探索文章插图
上海博物馆“玩出风物——黑石号亲子工作坊”
我们分享以下教案 , 一方面希望学校老师可以参照本教案 , 引导小朋友深入了解唐代历史和文明;另一方面也希望抛砖引玉 , 期待更多学校能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教学 。
“黑石号”博物馆学习教案
(5至8岁)
总体目标:
1、了解“黑石号”沉船故事 , 知道我国古代有许多了不起的艺术瑰宝和手工匠人 。
2、欣赏感受各类手工艺品特有的艺术美感 , 在游戏和制作中体验、表现 , 积累相关文化认知经验 , 对参观展览有期待和兴趣 。
年龄阶段:5-8岁
时长:一个半小时
形式:集体教学+游戏与活动
_
文物/知识点对应活动版块一小小船员
“黑石号”的形制 缝制船板 水手结的打法 打水手结 版块二小小工匠
唐代金银器 金银器的设计与加工 唐代瓷器 瓷器纹样与色彩 版块三小小考古学家
沉船水下考古 考古探秘 文物的演变与传承 古今器物对对碰 一. 小小船员
1 缝制船板
教学目标
学习“黑石号”船板的缝合方式 , 学会穿绕绳子缝合木板 。
材料
钻有孔洞的木板两块 , 粗绳子一条 , 细绳子一条
特展资源丨“黑石号”教案大放送 & 馆校合作新探索文章插图
特展资源丨“黑石号”教案大放送 & 馆校合作新探索文章插图
教学过程
① 看“黑石号”沉船复原视频 , 提出“黑石号”船体的制作问题 , 思考怎样缝合才能把船板绑得更加牢固 。
② 介绍“黑石号”船板的缝合方式 。
③ 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 , 一人扶住船板 , 一人穿绳进洞 , 从木板第一个洞开始穿绕 , 直至最后一个洞结束 。
特展资源丨“黑石号”教案大放送 & 馆校合作新探索文章插图
知识链接
“黑石号”是一艘典型的古代阿拉伯缝合木帆船 。 不同于现代的大型船只 , “黑石号”的船身没有一颗钉子 , 船板是用棕榈绳缝合固定的 。 为了保证航行时船板不发生松动 , 造船的工匠需要两人一组 , 配合操作 , 用棕榈绳穿过船壳板上的孔 , 再从另一个孔里穿回来 , 形成锯齿形线迹 , 第二遍成反向的锯齿形 , 最后形成Ⅰ形和Ⅹ形组成的连续线迹 , 将上下两块船板紧紧绑在一起 , 这样一来 , “黑石号”就有了承受风浪 , 横跨印度洋的能力 。
特展资源丨“黑石号”教案大放送 & 馆校合作新探索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