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的东西马上就忘了咋办( 四 )


被动学习: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这些活动对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为5%、10%、20%和30%。
主动学习:如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将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提升到50%、75%和90%。



图5-1 学习金字塔
这个模型很好地展示了不同学习深度和层次之间的对比。反观自身的学习,我们同样可以清晰地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如图5-2所示,以阅读为例,从浅到深依次为:听书、自己读书、自己读书+摘抄金句、自己读书+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自己读书+践行操练、自己读书+践行操练+输出教授。



图5-2 阅读金字塔
当前有很多听书产品,读书达人用十几分钟解读一本书,假设我们一天听一本,一年就能听300多本,这种便捷新颖、浓缩干货的学习方式看似轻松高效,实则处于被动学习的最浅层。
好一点的情况是读原书,但若是读完从不回顾、思考,只满足于输入的过程,这类学习的知识留存率很低。几天之后就想不起自己读了什么。更糟的是,这种努力会让人盲目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让人产生勤奋的感觉,实际上,这是低水平的勤奋,投入越多损失越大。
还有一类人的数量也不少。这类人能够自己阅读,也做读书笔记或思维导图,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读书笔记往往只是把书中的内容梳理罗列了一番,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纲。很多人醉心于此,似乎对全书的知识了然于胸,殊不知,自己只是做了简单的搬运工作而已。虽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主动学习,但它仅仅是简单的知识陈述,与高级别的知识转换有很大的不同。
更深一层的是,读完书能去实践书中的道理,哪怕有那么一两点内容让生活发生了改变,也是很了不起的,因为从这一刻开始,书本中的知识得到了转化。
从知道到做到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然而自己知道或做到是一回事,让别人知道或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不信你可以试着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向别人清晰地陈述,你会发现这并不容易。明明心里想得挺明白,讲的时候就开始语无伦次了,如果再让你把知道的东西写下来呢?你可能会觉得根本无从下笔。
请注意,遇到这种困难才是深度学习真正的开始!因为,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
■给高票答案点了一圈反对。自我感觉有用的记忆技巧恰恰通常是不可靠的,大量关于judgementoflearning(JOL;自我学习判断)的研究发现人们对自己的学习的判断和实际学习结果只有非常弱的关联或没有关联,最惨的是,当人们觉得自己进步最大的时候,恰恰学习效果最差;当人们觉得学习得最少的时候,恰恰学习效果最强(Townsend\u0026amp;Heit,2010)。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短期内能提升记忆的方法恰恰对形成长期记忆没什么用,短期内看不到成效的方法反而能促进长期记忆效果。
首先反对很多高票回答中提到的视觉化和重复。有效的记忆力技巧需要得到大量的实验持之以恒地证明在同等情况下,采用此方法比别的方法能记住的东西更多,而不是靠人自我感觉可以在短期内记住,因为人对自身的记忆力和学习的判断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正确。
很多答案里提到的视觉化在于把知识点想象为一个场景,用图像的形式来记忆,也就是认知心理学中imageryuse.那么视觉化对记忆力的帮助有多大?
综合了2013年前的文献,得到的比较统一的结论是“theeffectsofusingmentalimagerytolearnfromtextmayberatherlimitedandnotrobust…weratetheuseofimageryforlearningtextaslowutility”(采用想象视觉化来学习文本的效果相当有限并且不稳定...我们认为视觉化对学习文本效能为低等)(Dunloskyetal.,2013),理由如下:
1.能够使用视觉化有效帮助记忆力的情况相当有限:支持视觉化效果的实验通常使用的是能够被轻易视觉化的叙述或短故事,比如说有些答案中提到的电影台词。有许多研究(e.g.DeBeni\u0026amp;Moe,2003)发现,视觉化对记忆比较抽象的、概念型的文本并没有帮助;即便对于容易想象的文本,只有在听文本的情况下视觉化才对记忆力有帮助,而对阅读文本没有帮助。
2.视觉化的效果并不稳定:视觉化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用什么来测试,在什么时候测试。即便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视觉化的训练并明确指示学生用视觉化的技巧来考试,实验仍没有发现视觉化对阅读理解有任何提升(Lesgoldetal.,1975;Miccinati,1982)。
那么重复(rereading)呢?
复习/重复是最广泛使用的学习技巧,几个调查发现62-84%的学生采用重复学习内容来记忆(Kornell\u0026amp;Bjork,2007;Karpickeetal.2009)。然而,在同一篇文献综述(Dunloskyetal.,2013)里,复习也被列为低效能的学习技巧。重复学习内容对考试成绩的作用并不稳定,有些实验发现没有帮助甚至有负面效果(Carrier,2003),单纯重复对长期的记忆和理解几乎没有帮助(Callender\u0026amp;McDaniel,2009;Dunlosky\u0026amp;Rawson,2005).
需要注意的是,形象化和重复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由于它们的效用不稳定,并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在有其它已被证明更有效的记忆策略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它们并不应该被作为最优选择来推崇。
----------------------------反对完后的正文分割线-----------------------
之所以说了那么多反对似是而非的记忆策略的理由是为了说明:很多情况下人并不清楚什么记忆力策略真正有效,我们时常混淆了“表现”和“学习”,生怕忘记。但忘记,恰恰是学习的开始。
先抛结论:
表现(performance)是当下你记住了多少,学习(learning)是持久地记住并使用知识,表现和学习是两个可以被分隔的概念,有效的记忆策略可能损害当下的表现,却帮助真正的长期的学习。忘记是形成有效长期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应当是困难的。
大量对不同人群,不同测验方式的研究支持的是,对真正的学习(形成持久的记忆)而言:
测试(testing)比重复(rereading)有效,即便没有反馈、犯错也可以帮助记忆。在学习某内容前就提前测试自己(pretesting)可以显著提升将来记住内容的几率分隔开学习区间(spacing)比集中在某一时间大量学习(massing)有效同时学习不同东西(interleaving)比一个时间内只学习一样东西(blocking)有效
1.表现(performance)不等同于学习(learning)
表现和学习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概念(Soderstrom\u0026amp;Bjork,2015):表现=当下或短时间内,对内容的掌握和记忆学习=习得相对永久的理解上的改变,形成持久的、能够被灵活运用的记忆
就像题主描述的,人们经常陷入的误区是,表现等同于学习:如果当下没有记住没有理解,说明没有有效地学习到一样东西,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这样的误解会导致我们采取能即时取得好的当下表现的记忆策略(如各高票答案里的方法),舍弃让我们感觉到困难的策略,最终伤害了真正的学习。
比如说,重复读可以让我们感觉知识都很熟悉,很流畅,学完马上测试自己也能让我们觉得自己掌握得还不错,但是这种熟悉感和掌握感仅仅是因为我们刚刚才看过这些知识,所以记忆犹新。但这些这些知识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根基,所以会被迅速地忘记,不能形成有效的长期记忆。相反,当我们费劲地去想记起某个信息,甚至得到一个错误的答案,这样困难的努力和错误反而更能加深长期的记忆力。
2.忘记是形成有效长期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忆分两个步骤,储存(storage)和提取(retrieval)。Bjorklab提出记忆的储存强度(storagestrength)和提取强度(retrievalstrength),储存强度指内容是否有被很好地习得和储存,是否能在以后被记起。提取强度是指这个内容在当下能不能被记起。这两者可以被区分。比如说,你现在度假酒店的房间号能被轻易地记起(高提取强度),但却不可能在很久后被想起(低储存强度);你儿时的电话号码可能记得很牢(高储存强度),一下子想不起来了(低提取强度),但如果被提醒就能马上想起。
真正有效的长期记忆的目标实际上是增加内容的储存强度。它们(Bjorklab)多年的研究可以被应用到学习上,如下:1.当我们学习一个内容,储存强度和提取强度都在增加。2.当我们学习完一个内容,储存强度越高,提取强度降低的速度就越慢(忘得更慢)。3.当重新学习一个内容,提取强度越低,储存强度增长得就越快(真正的学习)。
提取强度低的时候,你得到的信号是你“忘记”了,但这恰恰给真正的学习提供契机。下面介绍的所有研究都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不同记忆方法的效果。
3.测试比单纯重复有效,即便犯错也能够帮助记忆。Roediger\u0026amp;Karpicke(2006)给了学生一段文章来学习。SSSS组的学生反复阅读、学习这段文章20分钟。STTT组的学生只学习了5分钟那段文章,文章就被拿走了,然后他们得到一张空白的纸,让他们写下“你们能记起来的任何东西”,五分钟后,他们拿到一张新的空白的纸,”写下你们能记起来的任何东西“,这个测试的过程重复了三遍。也就是说,20分钟里,SSSS组从头到尾都在阅读学习,STTT组的学生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学习,四分之三的时间在重复测试前面5分钟学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STTT组并没有得到任何关于他们测试自己时的反馈。
5分钟后,他们测试了所有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力。一个星期后,他们又重新测试了这批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力。下图是记忆力考试的结果,灰色为20分钟内都重复学习的SSSS组,黄色为只学了5分钟却用了15分钟重复测试自己的STTT组。当测试在5分钟后进行,重复学习组表现更加好,但一个星期后,结果却反转了,单纯重复的人忘记了一半以上的内容,但那些重复测试自己的人们不仅记住得更多,遗忘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




也就是说,尽管当时觉得自己“忘记”了,需要费更大的劲才能提取信息,储存强度和长期记忆却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尽管实验反复证明测试比重复有效,但很多时候我们拒绝测试自己,因为我们害怕忘记,害怕产生错误,万一我们学习到了错误的记忆呢?但实验也发现,即便在还没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犯的错误都能够帮助记忆。
Kornelletal.(2009)让人们学一系列相关的词语组,如“鲸鱼-哺乳动物”。一些人直接学习这些词语组,另一些人先只看到一个提示词(鲸鱼-???),猜另一个词语,然后才看到正确的词语组合。当提前猜测另一个词语是什么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猜测都是错误的,但“猜测-学习”组的人却在之后的词语组记忆测试取得比“直接学习”组更好的成绩。这也许是因为猜测主动地激发了和提示词(鲸鱼)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帮助人们把提示词和目标词(鲸鱼-哺乳动物)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同样的,Potts\u0026amp;Shanks(2014)在告诉人们一个外国词汇的意思前,先让他们猜这个词汇的意思,结果表明:先猜并且猜错的人比直接学习这个词汇的人后来能记住的几率更大。然而,当他们问人们哪个方法更帮助记忆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说直接学习最有效,这说明大多数人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什么方法能够形成有效的记忆。
评论里有人问测试能够加深记忆的机制是什么。2014年发在PsychologicalBulletin一篇研究(Rowland,2014)统计了关于测试和记忆的331个实验,不仅发现测试确实对记忆有可靠且明显的帮助,而且这个效果主要来源于测试时提取信息所需要付出的努力(effortfulprocessing)。提取强度越低,提取的过程越费力,感觉越困难,形成的记忆就越牢固。也就是说,直接回忆(recall)比做选择题(recognition,辨认记忆)更有用,没有任何线索的自由回忆(freerecall)比基于线索的回忆(cuedrecall,比如说填空题)更有用。
不断地测试和提取信息,比重复阅读,更能帮助长期记忆。即便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即便产生了错误,这样的测试对学习都是有效的。
4.分散学习区间(spacing)比集中在某一时间大量学习同一内容(massing)更能帮助长期记忆。同时学习不同内容(interleaving)比专注于一个内容更能帮助长期记忆
大量学习同一内容(massing)能在短期内提升表现,但分隔开学习区间和同时学习不同内容更能有效率地提升长期记忆和学习。
分散学习区间会降低提取强度,却能增加内容的储存强度,在心理学上被称为thespacingeffect.比如说,当我们刚读了一个章节,内容都还记忆犹新(高提取强度),再马上重读那章节并不会很大地提升你对内容的学习(储存强度)。但当我们读完了那个章节,把它放下,去做别的事情,让我们“忘记”刚才的内容(低提取强度),然后过段时间再重新拾起这个章节,我们会得到更大的储存强度的提升(Bjork\u0026amp;Kroll,201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