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张一鸣的教育梦:“大力”出奇迹还是闪到腰?丨蓝鲸观察( 二 )


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 , 就是内部孵化的思路——就像抖音、火山、西瓜 , 只要有一项成功 , 就可围绕其迅速加码推进 。 但教育业务 , 是否也能像做短视频一样迅速发酵?
资金、流量 , 到底是不是做教育的充要条件?
大力教育受关注如此之高的关键因素 , 是字节跳动的互联网巨头身份 。 这是第一家推出整体教育品牌的互联网巨头 。 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 , 都没有完全独立的教育品牌 。 而互联网巨头的特殊之处 , 就在于品牌认知度高 , 流量、资金丰富 。
单独成立大力教育 , 可以看到字节跳动的决心 。 陈林也表示 , “大力教育是字节跳动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 三年不盈利是我们表示的一个决心 。 ”背靠字节跳动 , 大力教育的确有这样的底气 。 但对教育公司而言 , 有流量倾斜 , 有资本持续投入且保证不盈利 , 就一定能做好吗?
全面铺开的战略 , 此前已经有巨头进行了尝试 。 2003年成立的腾讯教育 , 在十几年间孵化了20个教育业务 , 从To B到To C , 提供全场景、全链条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 但到目前 , 仍然没有形成能够匹敌新东方、好未来的品牌 。 2018年 , 腾讯将原先散落在6大事业群的20个教育业务进行整合和梳理 , 才形成相对集中的业务矩阵 。 同样道理 , 大力投入的gogokid尚无法抢占VIPKID的市场 。 全面铺开、分散资源、各个品牌各自为政 , 大力教育旗下的单业务条线实现突围的难度恐怕不小 。
实际上 , 回顾新东方、好未来的发展轨迹 , 都是从单点出发最终建立综合性机构 。 新东方从留学业务、好未来从K12辅导业务开始积累口碑 , 最终完善业务版图 。 即便是有充足流量、雄厚资金实力的阿里 , 也是借擅长技术、此前服务于办公场景的钉钉实现突围 。
曾有业内人士提出这样的观点:教培是慢的 , 互联网是快的;教培强调效果 , 互联网强调体验;教培行业分散 , 互联网行业集中;教培属于劳动密集型 , 互联网属于技术密集型 。 靠营销迭代、看短期效果 , 很可能就走错了教育的长期方向 。
腾讯、阿里都不比字节跳动的资金、流量实力差 , 但最终也不得不为教育行业重口碑、重效果的产业逻辑做出调整——字节跳动恐怕也很难跳出这一规律 。
作为互联网巨头 , 字节跳动的确有其他教育公司无法企及的影响力、流量和资金实力 。 但做教育 , 这些要素恐怕都不如口碑、品牌来得关键 。 在gogokid突围未果陷入困境 , 瓜瓜龙大力投放但前景未知的情况下 , 字节跳动却已经全面铺开它的教育业务 。 资源分散、品牌分散 , 即便三年不盈利 , 恐怕再造一个今日头条、抖音这种级别的教育产品 , 也是阻力重重 。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