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体验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类似,数字人民币真正的创新和变革在哪( 二 )
这就带来数字人民币支付运行体系和机制上的重大变化:
央行成为数字人民币的运行核心入口和清算中心 。 央行可以通过统一的“数字人民币APP” 入口实现跨运营机构的互联互通 , 并获取所有数字人民币拥有者(包括个人、单位、金融机构等)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 , 在数字人民币平台(数字人民币登记中心)为每个拥有者建立数字人民币唯一的备查账户 , 形成全社会在央行的“数字货币一本账” 。 数字人民币每一笔收付 , 相关信息都要同时发送央行进行被查账户的核查处理 , 使央行能够全面掌握数字人民币兑换、流通的全量交易信息 , 实时掌握数字人民币的总量和分布情况 , 并可进行必要的监测分析与调控 , 从而大大提升货币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但与以往商业银行及非银行支付机构可以全面掌握一笔交易收付款双方比较完整的信息不同 , 数字人民币钱包运营服务机构则只能了解到与本机构钱包所有者相关的信息 。 如果收付款双方的数字人民币钱包不属于同一运营机构 , 则每个运营机构都不能掌握交易双方的全部信息 , 由此可以实现央行所说的“数字人民币有限(或可控)匿名” , 适度保护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 , 也会使央行数字人民币相关信息和大数据的完整性远超各个运营服务机构 。
这一变化也符合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不同的本质特征:数字货币将货币与支付结算紧密融合 , 实现“货币即支付、支付即结算”(这也正是央行此前把其要推行的数字货币叫做“DCEP”的重要原因) 。 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 , 不应改变货币的本质和金融机构的职责定位 , 最有可能变革的就是货币支付运行的体系和机制 。
变革实际可能带来的影响存在两种场景与可能
一、数字人民币只能用于替代M0
按照央行目前对数字人民币的说明 , 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 , 主要替代流通中现金 , 而不会影响M1、M2 , 避免造成银行存款大搬家 , 对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重大冲击 。
如果是这样 , 那就必须限定数字人民币只能用流通中的现金进行兑换 , 而不能用银行存款进行兑换(试点过程中 , 是用财政或个人的存款转入数字人民币钱包的 , 这就使数字人民币不是替代现金 , 而是在替代存款);只能用于支付结算 , 不能用于银行发放贷款或购买债券等 。 这样也就容易实施严格的额度管理 , 加快流通中现金的替换 , 杜绝数字货币超发 。
在这种状况下 , 数字人民币由央行作为运行和清算核心 , 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也会有限 。
但考虑到我国流通中现金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4%以内 , 并且仍保持下降态势 , 而且即使社会上已经停止现金支付和流通 , 可能央行乃至商业银行体系仍需保留足够多的现金以备应急之需 , 这种情况下 , 如果严格限定数字人民币只能用于替代M0 , 就会大大束缚数字人民币的规模扩张、功能发挥和国际化发展 , 央行推动数字货币投入产出的实际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 而且将形成数字人民币与传统人民币及其运行体系长期并存的格局 , 可能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新的麻烦 , 其实际意义肯定值得商榷 。
二、数字人民币并不局限于替代M0
这就像人民银行负责投放人民币现金 , 但人民币并不只是现金 , 还包括银行存款一样 , 在数字人民币推出之后 , 除央行直接投放的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 , 并比照现金进行管理外 , 还应推动数字人民币加快应用于所有人民币应用场景 , 包括银行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贷款或购买债券等 , 派生出新的数字人民币(直接转入存款或钱包 , 表现为M1或M2) , 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运行体系完全替代原有人民币运行体系 。
当然 , 推动数字人民币尽可能替代所有传统人民币 , 并不代表就是要人民银行替代所有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 彻底颠覆现有的金融运行体系 , 而是要在货币支付运行体系和机制上做出适当变革 。 可能的选择是:
推荐阅读
- 中访网资讯|极飞科技完成12亿人民币融资,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 数字中国|数字中国如何影响你我他
- 医疗|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医疗健康产业迎来数字革命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医疗健康产业迎来数字革命 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 历史|“人民币”只是国内称呼?它在外国被叫做什么?说出来你别不信!
- 科技与评论|平安银行数字投行联通“资本+产业”助力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 数字经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共创数字化、绿色化新未来
- 数字货币|深圳“尝鲜” 数字货币渐行渐近如何影响百姓生活
- BWC中文网|美国30周放水17万亿,人民币的空头或认输投降,2万亿元将流入中国
- 糗事百科|空中客车与埃森哲、南科大联手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示范项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