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500强赛场上,中国第一次“C位”


第一次|500强赛场上,中国第一次“C位”
本文插图
【第一次|500强赛场上,中国第一次“C位”】
作者:余典范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2020年8月 , 新一份的财富500强放榜 , 中国第一次处于“C位” , 在“名义数量”上超越了美国 , 之所以说是名义上是因为有些企业的归属上存在争议 。 应当理性地认识到 , 在入围企业的“质量”上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 。 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 , 毕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 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窥见其中的“势”和“运” 。
第一次|500强赛场上,中国第一次“C位”
本文插图
500强赛场是大国运势的晴雨表 , 在此赛道上中国正“乘风波浪” 。 在最初评选全球意义上的财富500强的1995年 , 中国大陆只有2家企业入围 。 当时美国和日本是榜单上真正的“大企大国” , 美国151家、日本149家 , 二者正好霸占60% 。 这也是日本最高光的时刻 , 在企业的质量上甚至超越美国 , 入围企业收入高于美国;前10强中日本独霸6席(其中前4均为日企) 。 此后日本入围企业正如其经济走势一样 , 进入了“倒U型”抛物线的右半段 。 在最新的榜单上 , 日本企业只剩53家 。
相比日本的“跑步向下” , 美国从2002年惊人的198家平滑至121家 , 尽管依然强大 , 但步履蹒跚亦是客观写照 。 与之相反 , 中国一路往上 , 在2008、2009年跨过英德 , 2011年挥别日本后 , 今年在“名义数量”上超越了美国 。 尽管“多”与“强”并不完全一样 , 但“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有没有”是“好不好”的前提 。 对于大国而言 , 这是积蓄内生动能的重要体现 。
第一次|500强赛场上,中国第一次“C位”
本文插图
与耀眼的上榜企业数量相比 , 在高质量发展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 。 如在入选企业总的营收上 , 美国占总营收的30%左右 , 中国占比为25%左右;利润上差距更大 , 美国占比超过40% , 中国为20%左右 。 从这些硬核指标来看 , 中国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大”的超越 。 同时 , 这些大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成色” 。 能源矿产、金融、保险这些经济的“血液”在榜单中始终稳如磐石 , 而中国更甚 , 在中国入选企业中占比超过1/3 ,“三分天下有其一” 。
而在行业发展新势力上 , 中国也有亮点 , 互联网企业数量上甚至稍微领先美国 。 但在更为硬核的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服务上难觅中国企业身影 , 甚至在整个信息技术通信产业 , 也只见华为一家 。 在生命健康这一未来产业上 , 中国数量上不及美国的1/5 , 在规模、利润以及产业链布局上更是有一定差距 。 纵观入围的中国企业 , 真正能在国际市场开疆扩土 , 实现全球创新、全球生产、全球服务的企业还非常稀缺 , 反过来也表明了中国市场的力量 , 内循环的强大 。 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前行的“绊脚石” , 应是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垫脚石” 。
“道阻且长 , 行则将至” , 大国博弈的微观基础是跨国企业的竞争 , 其中的要义在于“跨国” 。 因此 , 对于广大的中国500强企业来说 , 在新的战略竞合期 , 我们需要跳出中国看看世界 。 在工业时代沉淀的大企业需要新的世界观 , 与国际前沿的标准、体系“对话” , 真正实现“中国因你而更世界、世界因你而更中国” 。
第一次|500强赛场上,中国第一次“C位”
本文插图
在代表未来趋势的新兴领域中 , 中国也需要更多“天生国际化”的企业 , 在创新“无人区”中攻城拔寨、引领未来 。 而这些归根结底在于尊重企业伟大基因培育的规律:实现人治即企业家精神与法治即企业制度的融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