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城|郭立新:《如何重建古史》一文商榷(中)四 温故知新,许氏评论再回应五 有关考古学文化的批判( 三 )


上古史研究或考古研究 , 资料无论如何丰富 , 在资料和证据方面都一定是残缺的 , 建立学说时只能戴着手铐起舞 。 重要的是如何将迄今能够收集到的历史的碎片(所谓考古材料也好 , 历史文献也好) , 如何整合到一个整体性的符合逻辑也符合各种碎片所揭示事实的解释框架中 , 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地去看待这些零散的证据或观点 。 郭氏经常抱怨很多文章只有部分材料或观点可用 , 有时写出来的一句话需要综合几家材料和意见 。 在这种情况下做引用时 , 通常是将所有涉及到的诸家统统都引用即可;若还硬性要求仔细分清楚其中哪一小点属何人何文 , 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 许宏先生注意到郭著注释的特色 , 但成见仍在:“给人的感觉是 , 郭教授加注的地方往往偏后 , 把自己想说的话也包括进去 。 ”(许博文二)我想请问 , 有哪种规定说 , 一句话时只能包含一个被引用方的材料或观点 , 而不能有作者自己的意思?不能将几家观点综合起来表达?在许氏看来 , 似乎引用只意味着用他人来证明自己 , 所以被引材料、观点与认识一定要跟作者意思完全一样才被允许 , 才被视为合理 。 一般而言 , 引用固然有证明的功能 , 但更重要的意义是明示资料和观点来源 , 且有尊重原创的意味 。 须知作者是要文责自负的 , 除了引用和说明之外 , 文章所有的认识、创新、材料都由作者负责 , 作者显然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资料进行二次诠释 , 对所引他人的认识进行再评估甚至批判 。 所以 , 如果一定要就引用问题在鸡蛋里找到骨头 , 倒不如说 , 郭氏原本应该先把他人观点原原本本的叙述出来 , 然后再行检讨和评论之事;郭著因为材料太过庞大 , 需要论证的东西太多 , 为行文简洁而往往一步到位了 。
其实 , 从另一个细节可以看出郭著在引用上的规范性和严谨程度 。 对于他人重要观点或认识的引用 , 郭氏的习惯则是首先提到该作者的名字 , 然后引用内容 , 在引语结束时加上注号 。 这样做无疑让读者很清楚和完整地了解所引用的他人观点是哪些 , 并尽量多地让原作者的名字出现在正文中以示尊重 。 相比而已 , 国内某些人在这方面就做得不太够 。
4.5.
许博文:“再随便举一例吧 。 “学者们证明郑偃地区冶金区冶金业与同时期的江汉地区同源 。 却与殷墟有若干差异(李清临 朱君孝 2007)”(郭著第82页) 。 印象中 , 被引用的这篇专论二里头的文章似乎没有关于殷墟的原创性测试分析 , 而所述观点又是郭教授自己的 , 那还是看看原文吧 。 果然 , 该文作者只是转引了金正耀先生等关于殷墟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的分析结果 , 而且还是用来证明普通铅自二里头到殷墟二、三期之际 , 在矿料来源中一直都占很小比例的 。 这并不支持郭教授关于二里岗、殷墟间矿料来源不同的观点 。 但这么一引 , 又显得自己的观点是建立在材料证据的基础上 , 且有学者的类似研究做支撑的 。 ”郭立新:
既然许氏对郭著所言“学者们证明郑偃地区冶金区冶金业与同时期的江汉地区同源 。 却与殷墟有若干差异”这一句有这么大的疑问 , 那我们就重点分析一下 , 郭著这个判断是怎么得出来的 。 郭著此处引用了《二里头文化研究的新视角——从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看二里头四期的文化性质》(李清临等 , 下简称李文)一文 , 该文虽然没有自己做同位素检测 , 但基本上把前些年相关数据进行汇总 , 所以具有引用价值 。 且看李文基础数据:
在铅同位素研究中 , 一般将207Pb/206Pb比值在 0.820~0.900 之间的铅称为普通铅 , 大于 0.900 的铅称为高比值铅 , 而小于 0.820 的铅称为异常铅 。(二里头铅铜同位素)二、三期与四期差别巨大 。(二里头)“二、三期青铜器的这种属于普通铅范畴的铅同位素特征为地质上所常见 , 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 基本上都是这种普通铅 , 并且矿产储量极为丰富 。 而四期的这种高比值铅 , 在地质上则很少见 , 目前所知在华北的个别地区有零星分布 。从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 二里头第四期与二里岗青铜器的主要矿产地非常相近 , 甚至就是同一地区 。 ……两地出土青铜器的矿料来源相同应在情理之中 。孙淑云等测定的盘龙城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数据中 , 普通铅也存在 , 但所占比重很小 , 仅为 12.5% [9] 。 彭子成等所测盘龙城青铜器样品也有基本相同的结果[8] 。 金正耀对安阳殷墟出土青铜器做了铅同位素比值分析 ,在一期样品中 ,普通铅样品的比重仅为6%;二期样品中 , 普通铅样品比例为 19%;至三、四期 , 普通铅才占到了主要地位[10] 。 综观这几个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的商代遗址 , 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似二里头二、三期的普通铅 , 在商代中后期以前一直在利用 , 但在所有矿料来源中只占很小的比重;到了商代晚期 , 这种普通铅才逐渐成为主要矿料 。 此种现象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 , 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 商人虽然能够得到、但显然未能大规模地开采这种普通铅矿料 , 因此不得不从其它地区输入矿料以制造青铜器 。郭立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