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苦读8年,拿了博士学位却放弃从医?


一个人的命运啊 , 当然要靠自我奋斗 , 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
罗鹤终于在2020年毕业了 , 尽管本博连读学了8年医学 , 他却没有选择从医 , 而是进入一家外资医学影像公司 。
刚入职一周 , 聊起新启的公司人生活 , 他语调欢快 , “非常开心、每天可以准点下班 , 待遇太好了!”如果按照从医的路线 , 毕业之后的他应该在医院接受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为期2-3年) , 每月的收入还不到现在的一半 。
8年前 , 罗鹤以很高的高考分数 , 报了上海这所大学医学院的八年制 , 不止他们学校 , 当时八年制医学生的录取分数 , 在各医学院校都位居各专业的前列 , 招收了最优秀的一批高中生 。
八年制顺应了中国医疗人才层次提升的大趋势 , 也确实参与到了历史的进程 , 做出了很大贡献 。 2002年时 , 中国146万多执业医师中 , 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的超过60% , 有博士学历的0.6% , 不超过9000人 。 而2001年后开设八年制医学专业的14所高校 , 至今12届毕业生大约1万多人 , 已经超过2002年之前的博士数量 。
罗鹤入学时 , 还是八年制的荣光时刻 , 最初两三届毕业生刚刚开始工作 , “科室里来一个八年制 , 主任两眼都放光” , 一位医生这样形容当时的情形 。
罗鹤和他的同学 , 大多看中可以提前3年获得博士学位 。 对于未来懵懵懂懂 , 以为学医就是在临床上治病救人 , 高分入学的八年制毕业生将来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谋得职位肯定不成问题 。
【医学界|苦读8年,拿了博士学位却放弃从医?】然而 , 情势变得很快 。 科研能力在医生的评价体系中占的权重越来越高 。 曾经的优势——提前三年拿博士——转而成为劣势 , 少了三年的科研训练 , “八年制的博士真不如5+3+3的科研型博士受待见” , 罗鹤感慨 , 这也是他放弃从医的重要原因 。
曾经让主任“两眼放光”的学长、学姐们 , 因为缺少科研成果 , 晋升时受到限制 , 有的甚至可能成为“万年主治” 。
而到了今年 , 那些没有像罗鹤一样逃离的毕业生找工作时 , 甚至连被“两眼放光”的机会都没有了 。
医学界|苦读8年,拿了博士学位却放弃从医?
本文插图
△ 2020年6月30日 , 北京协和医学院几位学生参加毕业典礼 。 来源:人民视觉 。
入学之时:感受最后的荣光
罗鹤入学的2012年 , 是八年制在全国推广的第12年 。
从国际上来看 , 美国作为医学最发达的国家 , 其医学教育只在研究生阶段开设 , 学生需要读完四年任意专业的本科 , 才能继续学医 。 临床医生需要念四年医学博士 , 获取MD(Doctor of Medicine)学位 。 学术型医生在MD的基础上 , 还需要读4-5年的PhD(Doctor of Philosophy) 。 毕业之后 , 均需经过一定年限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中国最早践行八年制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 。 1917年 , 在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下 , 参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 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 , 自开办起 , 其临床医学专业就只有八年制这一种学制 。
早年的协和医学院培养出了一批医学泰斗级人物 , 包括人称协和内、外、妇、儿科“四大天王”的张孝骞、黄家驷、林巧稚、诸福棠 。 协和毕业的医学大家几乎占据了中国现代医学史的半壁江山 。
2001年 , 原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了《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明确提出逐步发展长学制 。 同年 , 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设八年制专业 , 此后扩展到14所高校 。
此时 , 中国医生数量已经不少 , 但执业医师中 , 大专及以下学历占大多数 , 医疗服务的质量仍需有较大提升 。 当时的媒体报道过一个细节 , 几位参加医师资格临床实践内容考试的医生 , 穿手术衣时 , 将系绳的部位穿在前面 , 而并非像正规的手术大夫那样在背后系好 。 监考人员问为什么?答曰:从来都是这样做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