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你的聊天内容可能正“被窃听”
现在 , 我们手机中都安装了各种App
方便了我们的工作、生活 ,
但是也获取了我们大量的个人信息 。
一些App的推送能“精准”到你在想什么 ,
它就给你推送什么?
App的这种“正合我意”是怎么实现的?
个人信息安全有没有风险呢?
App获取个人信息 , 用户感觉“被窃听”
北京的苑庆攀最近有个疑惑 ,
和朋友只在线下闲聊过的东西 ,
第二天就出现在自己手机应用的推送里 。
本文插图
手机用户 苑庆攀:朋友说椰枣 , 过了一天我就刷到了关于椰枣的推荐视频 。 我觉得很惊讶 , 我除了说 , 没有任何搜索记录 , 咋就给我推荐了?
过于精准的推送内容 , 让苑庆攀感觉“后背发凉” 。 而这并不是苑庆攀一个人的感受 。
手机用户 李先生:有的App使用的话就要把通讯录等信息都授权 , 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授权这些信息 。
手机用户 纪女士:输入自己的手机号发送验证码之类的 , 第二天或者过几天就会有不知名的一些电话打进来 , 推销一些东西 。
本文插图
就在上周 , 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名单 。 在被点名的15个App中 , 有13个都涉及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 , 包括“私自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私自共享给第三方”等等 , 个人信息安全依然受到威胁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信息安全部主任 宁华:在后台运行时 , 未经用户同意 , 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调用系统API接口 , 频繁获取位置、应用列表等用户个人信息 。 这些新现象新问题已成为今年App个人信息保护治理的新重点 。
本文插图
而一些非法网络推广团伙也盯上了个人的信息 。 今年以来 , 公安部在15个省份开展打击贷款类网络诈骗犯罪 , 发现非法团伙就是将矛头指向有明确贷款意向的人员 , 根据他们在互联网、手机App等的浏览、搜索记录 , 分析其贷款意向 , 从而精准推送大量虚假贷款广告 , 并实施诈骗 。
360集团安全研究员 俞奎:他拿到你的通讯录 , 又拿到短信 , 他可能知道你近段时间有借贷需求 , 这个时候他就可能会把这些数据进行二次贩卖 , 比如卖给一些专门做诈骗的人员 。
本文插图
手段隐蔽 , 多款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面对越来越精准的推送 ,
用户有着担心“被窃听”的焦虑 ,
个人信息也确实存在过度获取的可能 。
为此 , 国家有关部门专门组建了
App专项治理工作组 ,
对强制授权、过度索权、
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现象进行专业的监管 。
精准推送怎么实现?
过度获取怎么界定?
App专项治理工作组专家 何延哲:第一个数据包出现了 , 我们再等等 , 第二个数据包也出来了 , 我点开数据包 , 这里面就有一个是设备的IMEI号(移动设备标识号)的标识符 。
本文插图
在App专项治理工作组 , 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测试正在紧张地进行 。 检测工具显示 , 这款社交类App刚安装进手机 , 一次都还没有打开 , 却已经开始悄悄地向外传输数据 。
App专项治理工作组专家 何延哲:App在隐私政策里没有提这件事 , 而且完全是隐瞒了它的自启动的方式 , 自己又把信息传到了自己的服务器上 , 是有实证的 。 明确是违法、违规收集的一种行为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上线半年收获6700万用户,这款聚焦下沉用户的陌生人社交APP是怎么做到的?
- 互联网|5G商用一周年,华为云向互联网企业大抛绣球
- 互联网|中台产品经理实战(14):中台与SaaS、微服务关系
- 互联网|行业观察 | 你所不知道的5G消息
- 互联网|多名知名人物推特被黑,拜登奥巴马都“中招”,比尔盖茨也在其内
- 互联网|发放高利贷,还要窃取用户信息?这些金融APP在秀“道德底线”
- 互联网|东莞先知:数字智能,先觉“先知”
- 云计算|从互联网到AI崛起,上海能弯道超车吗?
- 行业互联网,5G|江苏有线顺利完成园区5G信号开通测试
- 行业互联网,AI人工智能|城市教育大脑以“ AI+ 大数据”为核心 , 引领教育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