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增长:实现用户增长的5个步骤( 二 )


增长本身是需要通过快速地迭代去试错和发现机会的 , 如果没办法实现快速迭代测试 , 那么就无法形成增长势能 。
所以 , 有条件的话最好是能成立一个专门的用户增长团队 , 这样对产品增长的快速迭代测试也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
04 增长曲线跨越
做用户增长 , 如果只是沿着同一条增长曲线发力 , 那么最终一定会走到死胡同 , 无法实现持续增长 。 本质上 , 这是一个探索第二增长曲线的话题 。
也就是在第一增长曲线还没有走到尽头的情况下 , 我们需要提前去探索和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 在主营业务下滑之前 , 新的业务就已经崭露头角甚至能给公司带来一定盈利 ,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陷入“经理人窘境” 。
关于这个话题 , 我的经验也不是很多在这里就不继续赘述了 。
05 增长项目设计与执行
这里蛮有意思的是 , 作者把增长项目分为这么几个类型:漏斗型增长、功能型增长、策略型增长、整合型增长 。
什么是漏斗型增长呢?本质上来说 , 就是通过提升产品核心漏斗的转化率 , 来做的相关的增长项目 。
AARRR模型可能是漏斗型增长里 , 最基本的方法论了 , 从获取用户、激发活跃、提升留存、增加收入、病毒传播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如何做用户增长 。 比如我们平时做的提升注册转化率、提升下单转化率等等 , 都属于漏斗型增长的范畴 。
功能型增长 , 则更偏向于产品驱动一些 , 是希望通过新增产品功能来实现某些指标的增长 , 比如很多的工具产品如wifi 万能钥匙 , 会在自己的产品内增加内容模块 , 这其实就是希望通过内容来提升用户的停留时长 , 以达到更好的商业变现 。
但功能型增长 , 本身并不是那么好做 , 一般而言耗费的开发资源也比较多 , 而是否能带来增长也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 , 所以功能型增长最好是搭配策略型增长一起来做会效果较好 。
那什么是策略型增长呢?作者也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 比如功能型增长就像一挺重机枪 , 不太容易被搬到其他地方 , 造出来摆在某个地点后 , 如果这个地点没有出现敌人 , 那我们好不容易造出来的武器就浪费了 , 有点像马其诺防线;但是如果把功能型增长和策略型增长相结合 , 就像把重机枪装在了越野车上 , 它会瞬间变成用户增长的大杀器 。
一个会移动的“马其诺防线” ,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它的强大!
比如产品的push系统 , 就是很典型的策略型增长结合功能型增长的案例 , 本身push推送的开发是一个后台功能 , 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push来提升产品的活跃和留存 , 但是光push推送开发出来不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
本身产品内不同用户对内容的偏好是不一样的 , 以及在不同时间打开内容的机率也是不一样的 , 是否能通过某些策略形成一定的用户标签或画像 , 给内容也打上相应的标签 , 这样推送是否会更有针对性一些 , 然后根据不断地测试迭代 , 来达到最佳的推送策略 。
整合型增长 , 作者重点阐述地是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 , 我结合自己的理解 , 重新对「整合型增长」的理解 , 我觉得就是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 , 来达到我们的增长目标 。
这里说的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 , 就包含线上、线上、部门内、部门外、公司内、公司外… 凡是有助于目标实现的资源 , 如果我们有能力进行触达和整合 , 都应该去做相应的整合 。
为什么要做整合型增长 , 就是我们提到的增长项目大概率其实会失败的 ,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 , 我们要不断寻找各种方法和资源来提升项目成功的概率 , 要想到每个环节可能都不会按照我们预想的情况发展 。
#专栏作家#
壹百度 , 微信公众号:倒退集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 畅销书《产品之旅》作者 , AI、区块链资深产品人 , 擅长多平台产品设计 。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