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屈辞溯源 | 杨炼:屈原诗,隐没的源头( 五 )


在中文传统中 , 第一个(或许也是最后一个?)清晰击中这要害 , 并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深思这个思想传统的 , 正是《天问》 。
提问的能量 , 远超回答 。 因为 , 回答是封闭的 , 提问是开放的;回答是确定的 , 提问是探索的;回答是整合知识 , 提问是激活思想;回答是应对的句号 , 提问是挑战的问号 。 恰如另一位毕生提问者、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 ”这是为什么 , 那些试图回答《天问》者 , 如柳宗元之《天对》 , 无一不像揽镜自照 , 结果却落得自惭形秽 。
那么 , 《天问》之问 , 精彩在哪里?
《天问》的研究者和文字 , 汗牛充栋 。 我细查那些不吝热捧的喋喋不休 , 却发现 , 没人(至少我没看到)注意到它开篇那个字“曰”——“曰邃古之初”的“曰” 。 《天问》的现代译文 , 要么仅把它当作发语词 , 无意义;要么给它一个“请问”之类语焉不详并重复的解释 , 或干脆省略掉这个字 , 开篇就说“远古之初”……
但 , 在我看来 , 这个“曰”字 , 恰恰是一把最关键的钥匙 , 能打开《天问》宝藏的大门 。
“曰”者 , 言也、说也 。 它不是虚字 。 “曰邃古之初” , 必须被清楚译成:“说是(都说是)宇宙之初” , 这里 , “说是”极为重要 , 因为没有它 , 后面“谁传道之”——谁说的?——就不成立 。 这一“曰”一“传” , 使《天问》第一问 , 振聋发聩如盘古开天地 , 却又比看不见摸不着的开天地更有力 , “曰” , 把问题直接提到了言、说的根上 , 语言的根上 , 人类文化之根上 。 “谁说的?!”世间万物之命名 , 可不就是一“说”?诸子百家、古今理论林林总总 , 可不都是一“说”?老子有“道可道 , 非常道” , 维特根斯坦有“一切哲学问题 , 都是语言问题” , 而《天问》殊途同归 , 当头“曰”来 , 把宇宙起源 , 归结于人类、归结于语言 。 这一问 , 廓清了存在的弥天大雾 , 直指人本身、语言本身、“问”本身 。 倘若天地万物都被语言涵括在内 , 那么 , 谁又能在世界之外、之上对我们言说?
这里 , 不妨比较《圣经》在同一问题上的态度 。 《创世纪》起始一段 , 同样与“说”有关:“……神说 , 要有光 , 就有了光 。 ”耳熟能详吧?但 , “说”虽相同 , 怎么说却大相径庭 。 《圣经》之说 , 一锤定音 , 确凿无疑 。 神的口中 , 哪容疑惑?祂在 , 祂的声音就是祂的旨意 。 祂说要有光 , 光就存在了 。 祂无边无际、恒常不变 , 祂说出的光 , 也自然而必然地拥有同一性质 。 那么 , 人呢?人是聆听者、接受者 , 人的功用 , 是沐浴那光、承载那恩泽 。 人如草木 , 岁岁枯荣 , 但自神口中起源之光 , 则辉耀人类 , 乃至万物绵延的无数世代 , 我们该无尽感恩地生存于那个肯定句中 。
《天问》几乎彻底反其道而行之 。
《圣经》:神说;《天问》:谁说的?《圣经》:神无需语言学 , 祂就是最高语言学;《天问》:人能“曰” , 也能反问 。 “都说是” , 难道就是吗?谁决定是?且必须是?屈原在此 , 完全是一个站在地面上的人 , 有呼吸、有血肉 , 会烦恼、会困惑 , 他不是祂 , 不接受塞给他的现成答案 。 他的提问 , 与世间众人完全一样 , 充满常识 。 “从前有座山 , ……”“‘从前’是什么时候?”小孩子会问 。 他不知道 , 他正提出一个天大的问题 。 与《圣经》神学相比 , 《天问》是人学 , 或许太人性了 , 以致非诉诸极端个人的声音 。 “曰” , 《说文》解作口之气也 。 此口确定无疑是人之口 , 所吐之气亦人之气 。 《天问》开宗明义 , 确立了提问者的位置:人的——个人的;语言的——哲学的 。 它不皈依神学 , 它恪守人文的本质 。
因而 , 连汉代王逸也太小家子气了 。 他理解《天问》 , 仅达到“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 , 故曰天问也”的程度 , 殊不知 , 《天问》中提问者的姿态 , 比“天不变 , 道亦不变”之“天”高得多 , 并非天尊“不可问” , 而是提问之人与天并肩 , 盖因人是一命名 , “天”亦一命名 , 所有命名无非传说矣 。 “谁传道之?”醍醐灌顶 , 彻底颠覆古今因袭的人云亦云 。 《天问》之“天” , 并非仅指一物 , 必须作万物解 。 由是 , 问天即问万物 , 问万物须通过问万物之名 , 最终 , 万物之名皆备于我——煌煌《天问》 , 曲曲折折 , 其实通篇都在追问自我!这里的哲学深度(注意:不是形而上的玄学 , 而是对现实真正的哲学反思)及充分之表达 , 两千三百多年后 , 才在西哲如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那里获得回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