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屈辞溯源 | 杨炼:屈原诗,隐没的源头( 四 )


1984年 , 当我完成了组诗《半坡》《敦煌》《诺日朗》 , 需要给它们选择一个诗集总称 , 灵光一现 , 屈原诗中那最短的一首(有人说不能算“一首”) , 跳入我的脑海:《礼魂》!这个“魂”字 , 直接与“灵”相通 , 它突破时间 , 包容时间 , 集古往今来于一身 , 恰恰吻合了我从“文革”插队的黄土地上汲取的经验深度;而那个“礼”字 , 凸显出人生的仪式感、诗歌的形式感、精神的超越感 。 归根结底 , 诗之本义 , 正是思想的形式;诗人之本义 , 该是诗人思想家 , 尤其生逢如风暴无尽动荡的乱世 , 更必须如此 。 凭借诗集《礼魂》 , 我冥冥之中已经选定 , 屈原诗和我的创作间那个精神血缘 , 它绵延了三十多年 , 至今未改 。 捧读灵均之诗 , 永远有一股浩荡美艳之气 , 自顶上灌来 , 灌入我写下的每个字 。 我们的诗 , 正是灵均唯一的归途 。
02
《天问》——古今中外的诗人
思想家定位
1999年 , 意大利 , 我的第一个国际诗歌奖——Flaiano国际诗歌奖——给我出了个难题 , 我的受奖辞 , 应该以“科学与文学”为主题 , 嗬 , 天知道什么灵感 , 让我直接找到那个标题:《提问者》 , 并把它写成了一首献给屈原的小小颂歌:
“曰邃古之初 , 谁传道之?上下未形 , 何由考之?冥昭瞢暗 , 谁能极之?……阴阳三合 , 何本何化?”整个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署名诗人屈原的《天问》——一首问“天”的长诗 , 从宇宙起源 , 经自然万物、神话历史、现实反思 , 到诗人自我 , 一百七十多个提问 , 却无一句答案 。 正确地说 , 诗之递进 , 在以问题深化问题、以问题“回答”问题:每一个更深的疑惑 , 涵盖前一个 。 屈原 , 这位中国的但丁 , 一开始就握紧了文明生长的根源:用每一个问号的光 , 点醒一个新的世纪 。
一个专业提问者的姿势——一种提问的器官 , 是科学家和诗人最深刻的契合点 。 一个公式或一行诗句 , 都在幽暗中触摸 , 那个“已知”的边界在哪里?从远古某只毛茸茸的爪子 , 开始打造一块石头 , 到电脑键盘上弹奏的手 , 世界变了 , 令人眼花缭乱地变——可又没变:“提问”的方程式始终如一 。 我感到有一条双向流动的河流:科学的提问 , 把外在世界不停转入我们的意识;而诗的提问 , 则把内心打开成可见的风景 。 我们不得不问——因为失重和晕眩 , 人是这个星球上速度变化最可怕的动物 , 仅仅几十年 , 就已从天空俯瞰大地 , 并跃入了星际 , 但同时 , 与自己的距离却丝毫不曾缩短:“我是谁?我存在吗?”《天问》狠狠追问着发问者:“我知道什么?”好像为了反衬人的渺小 , 持续的创世 , 末日一般漫长 。
在我看来 , 这正是意义:面对无限 , 而不放弃提问 。 那意味着 , 从承认未知出发 。 培根的名言“知识是力量” , 从提问者的角度 , 应当修改成“承认无知就是力量” , 而首先应被承认的无知 , 恰是我们对自己弱点的无知 。 一个更苛刻提问的理由:人的外在自由 , 如何从争取内心自由开始?怎样把所有摸索转为突破内在的限制?——所有提问只是一种反问!屈原《天问》的精神视野 , 远超过最高倍数的天文射电望远镜 。 承认无知 , 已包含了创造的前提 。 这是“伟大的无知” , 以一个巨大的问号为圆心 , 像不停摇动一杯水 , 形成一个透明的同心圆 , 不断侵入所有思想的既定秩序 。 用重重变形 , 不停提示那个古老的起源——隐含在文明最深处的“提问者”本义 。
我提到《提问者》 , 并非仅仅为炫耀 , 而是因为“提问”一词 , 如此犀利尖锐 , 如一柄激光剑 , 刺穿了数千年隔绝在古今中外文化间的雾障 , 一举确定了我们的思想定位:诗 , 一个永无休止的提问 , 诗人 , 一个不知疲倦的提问者 。 没有“问”之能量 , 所谓传统 , 就是假的 , 只剩空洞的躯壳 。 所有文化 , 概莫能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