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小云或退出或上市续命,巨头却突然闯入,云计算赛道还好混吗?( 二 )



青云、UCloud都成立于2012年 , 属于国内最早一批将云计算商业化的厂商 , 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客户基础和存量市场 。 姚学超谈到 , 他们每年只需要拓展少量的用户规模 , 也能够维持基本的增长 , 然而爆发性增长是很难实现的 。
互联网|中小云或退出或上市续命,巨头却突然闯入,云计算赛道还好混吗?
本文插图

图源:IDC《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9下半年)跟踪》
据IDC报告显示 , 阿里、腾讯、中国电信、华为、AWS位居IaaS+PaaS市场前五 , 在IaaS+PaaS市场总体占据76.3%的市场份额 , 在IaaS市场总体占据77.5%的市场份额 。
在2019年下半年 , 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集中度依然很高 。
与全球云计算市场发展格局类似 , 中国云计算赛道的“马太效应”正在越发明显 。 阿里云在国内云计算老大的地位无可撼动 , 但第二名之争则更为激烈 , 近来华为云的快速增长大有赶超腾讯云之势 。
姚学超对创业邦表示 , 相比互联网厂商 , 华为自带的ToB基因优势明显 , 长期为政企提供服务 , 拥有可观的客户基数 , 客户资源也相对优质 , 未来云也会逐步替代ICT服务 。
目前 , 华为云正在全面发力混合云和私有云 , 年增长超过100% , 已经和腾讯云份额相差不大 。
互联网|中小云或退出或上市续命,巨头却突然闯入,云计算赛道还好混吗?
本文插图


中国企业上云到了最“难啃”的阶段
从国内来看 , 在前几年公有云的爆发增长期 , 上云基本还是集中在中小企业 , 特别是互联网企业 。
而在这波发展红利过后 , 适合上云的企业开始变少 , 云厂商特别是中小云厂商的日子则越来越难过 。
目前 , 阿里云和腾讯云的主要营收还在于公有云 , 从2016、2017年开始 , 相继推出了类似于私有云的专有云产品 , 开始把重心从公有云向私有云进行过渡 , 试图以此撬开传统IT厂商所占据的政府、金融、大型企业的市场 。
主流云厂商也都具备了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在内的全栈能力 , 根据不同客户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 , 来匹配自身的能力 , 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
但事实上在中国 , 大型企业上云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
根据投资管理公司LD Investments和美国国家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的分析称 , 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市场 , 但仍仅是美国(世界最大)的十分之一 。
云计算仅占中国IT支出的2.7% , IT支出又仅占GDP的1.4% 。 相比之下 , 美国的云计算占IT支出的11.4% , IT支出占GDP的4.7% 。
互联网|中小云或退出或上市续命,巨头却突然闯入,云计算赛道还好混吗?
本文插图

图源:Statista

姚学超表示 , 从整体上来说 , 中国企业的上云率只有大约20% , 很多企业对于上云还是持谨慎态度 ,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 一些大型传统企业IT架构往往比较复杂 , 业务量庞大 , 上云是一个非常繁复的过程 , 牵一发动全身 , 如何能够安全、稳定的迁移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 由于迁移数据上云 , 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 , 甚至企业正常的经营是得不偿失的;
  • 大型传统企业业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平稳的 , 一天24小时 , 一年365天 , 所需要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 , 基本上不会发生比较大的波动 。 因此 , 企业机房里以往所购置的服务器、存储等硬件 , 基本上就能够维持正常的应用 。
而互联网公司的业务量往往会波动较大 , 例如 , 饿了么近期就将旗下所有业务系统、数据库设施等全部迁移到了阿里云 。
高峰期饿了么可在阿里云上快速扩容 , 可以支持1亿人同时在线点单 , 低峰期则可以释放算力 , 每年节省上千万元 , 同时动态规划最优线路 , 让外卖更快送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