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亚洲首位玛格南摄影师:人是风土的一部分( 二 )
于是 , 摄影师到街头抓拍 , 然后去仰拍、俯拍 。 当然 , 我们现在会觉得仰拍、俯拍算什么呢?但是在那个时候 , 这可是一个新的发现 。
还有一种新事物是照片蒙太奇 , 把照片剪切起来拼贴 , 便有另外的表现 , 这在苏联得到了非常大的应用 。 包括在纳粹德国时期 , 他们都非常好地用在了国家宣传上面 。
名取洋之助把这一套都带回来了 , 他创立了一个图片社叫做 日本工房 。 但这个人有个局限 , 跟整个日本工房里的其他摄影家合不来 , 比如木村伊兵卫和伊奈信男 。伊奈是个理论家 , 但是 , 名取洋之助认为他没有经济价值 。 他创立的日本工房 , 主要是为国外通讯社提供照片 , 因此觉得理论家没有用 。
由于无法跟名取洋之助共事 , 这批人纷纷离开日本工房 , 以木村伊兵卫和伊奈信男为中心 , 创立了另外一个通讯社叫 中央工房 。 中央工房很快就得到了日本军部的重视 , 并提供资金要求他们来做国家宣传报道 , 这样就成立了 东方社 。
本文插图
▍1940年的自由合同时代 , 滨谷浩第一次前往桑取谷拍摄 。
滨谷浩也是东方社的成员之一 。 但是要知道 , 为日本军部工作 , 受到严格的控制 , 是非常可怕的 。 有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 , 有一位摄影师被命令跟随战斗机去拍摄 , 差点有去无回 , 经历九死一生才逃走 。
滨谷浩在中途就发现这个事情是不能做了 , 所以辞去在东方社的工作 , 毅然决然去了他一心向往的雪国 ,只有二十五户人家的桑取谷 , 在那个地方生活了好多年 。 从1939年开始 , 一直拍了近十年时间 。 一直到1956年他才出了这本书 。
摄影要让人类理解人类
我们听到《雪国》 , 应该很熟悉 。川端康成有小说《雪国》 , 他后来给滨谷的《里日本》写了序 。 在那个时期 , 日本的摄影家、艺术家 , 包括设计师、文学家 , 他们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 沟通交流非常多 , 互相有很大的影响 。
回到这本《雪国》 , 我想要强调 , 这本书的最后几页没有照片 , 而是记录了这些照片拍的是什么 , 那些人在做什么 。 他从来没有去说这个地方有多美 , 这张照片有多美 , 没有任何抒情 。 他只是在记录 。
到一九八几年的时候 , 滨谷接受NHK的采访 , 提到记录是最重要的: 人类历史上 , 过几千年、几万年 , 艺术这个东西 , 真的不算什么 。 他只是希望能把他看到的这些东西记录下来 。
本文插图
▍《雪国》中“创纪录的暴雪”一幅 , 记录孩子们踩着与屋顶等高的雪路上学 。
所以 , 在这里讲的摄影 , 可能跟我们很多时候想的摄影很不一样 。 我们看照片 , 往往说这张照片好看不好看 , 这张照片拍得好不好 。 好不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绝大多数说好不好 , 是指觉得看得爽不爽 , 有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等等 。
也许你看这些照片都不觉眼前一亮 , 它只是记录了这些人的生活; 但恰恰是因为这种不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的照片 , 反而很耐看 , 经得起反复琢磨 。
本文插图
【日本通|亚洲首位玛格南摄影师:人是风土的一部分】▍《小村暮雪》 , 收录于《雪国》 , 从岬角俯视的津轻小村 , 白雪无声飘落 。
二十五户人家 , 如何在这个地方生活了这么多年 , 而没有消亡 。 大自然是不会把人弄消亡的 , 只有人会把人弄消亡 。 后来 , NHK还有一部纪录片《消失的东北》 , 拍摄日本正在逐渐消失的农村 。
为什么说人会消灭人呢?是因为他们的孩子不留在这里 , 都跑到城市里去了 , 只剩下老头老太太 。老头老太太去世以后 , 这个农村就没了 。
推荐阅读
- 日本|日本设计师让人佩服!这18个细节设计强悍又高明!设计率高不瞎掰
- 草姐论江湖|耗时11年修建的“南天门”,被誉为“亚洲第一门”,免费对外开放
- 自在旅游者|湖北这座城市厉害了,新的民用机场正在建设,将是亚洲第一专业货运机场!
- t恤|和日本博主学习简约清爽日风!五分短裤这样穿更时髦
- 云集的城|日本最贵星二代,父亲是巨星母亲是歌手,钟爱名牌身上穿着几十万
- 卡娃微卡|“亚洲性感女神”,被周星驰爱慕,却2次离婚带3娃,50岁还在拼4胎,她的人生幸或不幸?
- 日本滑雪俱乐部|北海道滑雪场的 “滑点”还在“二世古?留寿都?富良野”三强之外?!
- 流浪汉|日本贫民窟,竟成旅游博主打卡的网红景点?流浪汉最后的避风港生活愈加困难?
- 爱旅游的哆啦|新版日本护照走红网络!一本尽览绝色美景,还有191国免签…
- 汽车知识|B级车中的“标杆”,丰田亚洲龙给你不一样,买它从未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