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摊上的讨价还价,像极了爱情的样子( 五 )

路边摊上的讨价还价,像极了爱情的样子
周作人亲笔抄写的《一岁货声》原稿 。耳濡目染旁边摊贩的日日吆喝 , 自然而然便能将其融进相声的创作之中 , 对他们来说 , 相声中的叫卖声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而对今人来说 , 这些在时代风尘中残喘至今的传统段子 , 已经成为消逝时光的追忆 。 就像旧日情人寻常细碎的温言软语 , 逐渐被时间冲淡 , 只剩下在闭目沉思时脑海深处依稀的回响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 , 尽管摊贩自古至今都难免受到轻视嘲讽 , 归入贱业一类 , 然而一旦成为传统 , 却又霎时身价百倍 。 那些早已消失的旧时叫卖 , 如今却成为某种用于粉饰感伤怀旧情绪的化妆品 。 一如那些打着“国潮复兴”旗号的所谓经典款运动服和球鞋一样 , 尽管它们的真正历史甚至不超过一个甲子 , 但已经肩负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艰巨使命 。但事实上 , 叫卖从未真正消失 , 只是一个时代的叫卖声随着时代的消亡而消散在时空深处 , 以便给后来者让路 。 上世纪八十年代“倒爷”们的“练摊”对叫卖来说同样是一场“复兴” 。 只不过那种传统叫卖京剧般的古典唱腔 , 被扯着脖子的呐喊、震天动地的大喇叭和录音机功放的流行音乐所取代 。 对心脏脆弱者而言 , 经过这样的路边摊确实要冒着生命危险 。 但对那些身心素质良好的人来说 , 这是新时代的感官刺激 。 在一个崇尚表现自我的时代 , 高亢的吆喝就像是挣脱了束缚的灵魂在狂躁地嘶吼 , 就像今天最直白的爱情宣言一样:“便宜啦!来买吧!”3将爱情进行到底大吼大叫的吆喝 , 确实令人烦躁;循环播放的广告 , 也让人听得耳朵生茧 。 但绝大多数人如果翻检自己脑海里的储藏库 , 就会发现里面总存着几条广告 , 怎么也删除不掉:“江南皮革厂倒闭了!”“好消息 , 好消息 , 本店破产倒闭 , 所以千余种商品 , 一律一元一件 , 一律一元一件!”这些广告听起来稀松平常 , 甚至有些荒诞——为什么破产倒闭和好消息能连在一起呢——但它们却仿佛真的有某种洗脑魔性 , 不知何时被某个情境按下播放键 , 于是就在脑海里没完没了地循环播放;又不知何时会消失 , 等着下一次再被按下播放键 。 一如过去小贩们日复一日声声入耳的叫卖吆喝 , 虽然被文士视为鄙俗不经 , 但却不得不承认它们是“市声”——它们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声音 。 今天的街边广告虽然不再需要小贩扯着喉咙 , 但喇叭里传出的声音 , 同样也是这城市必不可少的背景音 。 如果你有天在出门上班路上 , 突然感觉有些异于寻常 , 但又找不到异常的来源 , 那么十有八九是路边的商家换了循环播放的广告词 。路边摊上的讨价还价,像极了爱情的样子
长沙菜市场 , 作者摄 。行文至此 , 你可能会发现一个矛盾之处 。 刚才提到的那些广告词 , 未必来自于路边摊 。 商业街两旁的商铺同样可以播放这样的广告 , 新兴的网购APP的直播购物的叫卖声都比可以这更热闹 , 更洗脑 , 甚至能让你盯着一整天 。 因此 , 需要回答一个问题 , 假如摊贩彻底消失了会怎么样?毕竟 , 今天网络购物已经如此发达 , 只要躺在床上对着手机屏幕点击下单 , 需要的商品就可以送到家中 。 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中 , 一个人只要有足够的经济来源 , 完全可以选择宅在家中 , 享受网络世界的种种便利 , 根本不需要跟街头小贩打交道 。 我们也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告知 , 路边摊的食物不干不净 , 货品来源不清不楚 , 假冒伪劣鱼目混珠往往而有 。 这些说法纵使不能让我们对路边摊仇恨歧视 , 心中也多少会有些疑虑 。 再加上网络购物的快捷便利 , 路边摊昔日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 如今已经大打折扣 , 如果它有一天真的彻底消失 , 很可能对我们的生活基本所需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但生活并不仅仅是消费购物、吃吃喝喝 , 那仅仅是生存 , 而非生活 。 生活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 意味着情感的抒发 , 意味着人与外界之间互动 。 或者用一句老北京的俗语 , 叫做“接地气” 。 在水泥丛林的城市中 , 还有什么比那些路边摆摊的小贩更接地气的呢?他们就站立在地上 , 在地上支摊 , 摆出自己的商品 , 吸引着每一个路过的人成为可能的主顾 , 用买卖双方的关系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 在讨价还价中尽情抒发着各自的情感 。 或微笑 , 或皱眉 , 或挑三拣四 , 或争执不休 。 吵嚷也好 , 叫卖也罢 , 熙熙攘攘的喧闹 , 为城市带来的活力 , 让人们真切地意识到城市不是一堆堆死气沉沉的钢筋水泥 , 砖头瓦块 , 这里是有声有色的人世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