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安世亚太:不能替换舶来品,就别谈自主仿真( 三 )
– 一个中心:战略 , 决定了体系的愿景和使命;
– 三个要素:组织(人)、流程、技术 , 决定了体系的运行模式;
– 一个载体:平台 , 利用了信息时代的便利性 , 为体系提供支撑 。
社会技术体系的发展通常是从技术开始 。 当技术达到一定程度 , 需要进行社会化推广应用的时候 , 就必须明确战略体系 , 完善流程体系、组织体系及人才体系 , 最终形成完整和稳定的社会技术体系 。 在一个社会技术体系中 , 最不容易出问题的是技术 , 最容易出问题的是组织与流程 。 因此 , 建立完善的社会技术体系是保障技术良好应用的基础 。
从社会技术学角度看 , 仿真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 。 如果不能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社会技术学体系 , 仿真很难发挥作用 。 支撑企业仿真能力的 , 不仅仅是仿真软硬件系统 , 而是由许多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并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整体 。 这个整体除了仿真软硬件 , 也包括仿真相关的运作流程和标准规范 , 以及与组织和人员相关的其他能力要素 。 我们把这个整体称为综合仿真体系 , 它实际上是社会技术学在仿真领域的定制化应用 。 图2实际上是社会技术体系的标准模型在仿真领域实例化后 , 称为综合仿真体系模型 。
这个体系由仿真相关的技术、人和流程三个维度构成并相互影响 。 作为一个社会技术学体系 , 仿真体系也应基于企业研发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 , 单纯地围绕软件和硬件等技术要素进行建设 , 对技术体系的能力提升程度有限 。 所以仿真体系应在仿真战略指导下 , 在三个维度均衡建设:
1. 技术建设:仿真装备的科学选型、规划与建设 。 仿真装备包括仿真软件、计算硬件、网络设备及操作系统 , 以及利用这些设备搭建的仿真云;
2. 流程建设:包括综合仿真流程(包含对设计流程的仿真化改造形成的综合设计流程 , 以及从该流程中提取的多学科仿真流程)、仿真规范和标准的建设;
3. 组织建设:仿真团队及组织结构建设 , 进行运行机制、任职资格、激励机制和人员培养等方面规划与建设 。
另外 , 在信息化和云计算时代 , 应该综合以上三个维度 , 进行体系要素的载体建设——综合仿真平台 。
仿真体系参考架构
对以上各要素进行细分 , 可分解为更多要素:战略、人才、组织、流程、标准、规范、软件、硬件 , 最终形成综合仿真体系的参考架构 , 如图3所示 。
图片
综合仿真体系参考架构(来源:安世亚太)
仿真体系参考架构给出了仿真体系的完整要素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 参考架构的价值在于:在进行仿真体系建设的时候可以帮助企业审视体系发展的均衡性 , 既不偏重也不偏废任何一个重要指标 。
安世亚太认为 , 仿真体系其实上一种能力体系 , 所以也称为“仿真赋能体系” 。 企业从引进软硬件等条件开始 , 便初步拥有了一定仿真能力 。 但是 , 在企业仿真能力建设过程中的大量实践也表明 , 一些企业把仿真能力建设与软硬件采购等同 , 而忽略了构成体系的其他要素 。 仿真软硬件很容易采购 , 国内企业的仿真软硬件配置基本与国外先进企业保持同步和接近 , 但仿真体系所蕴含的软能力无法购买 , 需要基于企业自身研发特点 , 开展系统的规划和持续建设 。
缺少赋能体系支撑的仿真技术很难积累 , 仿真软硬件往往会闲置 , 仿真人员无法持续进步 , 整体仿真能力的提升速度缓慢 。 大多数国内企业对仿真体系本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 , 在仿真技术的使用、仿真规范标准的完善、仿真过程及数据的管理、仿真人员能力的培养、仿真组织的进化等方面 , 与国外同行还有较大差距 。 这种差距往往不在于技术、软件、硬件等硬能力 , 而在于人才、组织、流程、标准、战略等软实力 。 因此 , 仿真体系建设是软硬件大量采购之后的必然发展阶段 。 通过仿真体系的整体提升 , 可以完善技术软实力 , 拉近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 。
推荐阅读
- 全息FACEBOOK神经渲染实现AR穿戴新里程,微美全息AI视觉场景高仿真拼接
- 东南亚最大流媒体Hooq破产,亚太本土OTT平台如何突围?|德外视窗
- 站场交通枢纽综合方案探讨——亚太线缆
- 互联网:安世亚太荣获工信部2019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
- 「锻件网」大型锥形筒体轧制成形和辊系优化仿真研究
- 「数码狂人」新款iPad pro来了,6GB+A12仿真,第一平板的位置又坐稳了
- [阿里云计算]Gartner 2019亚太云计算IaaS市场份额:阿里云 28.2%、AWS 17.5%
- 「机器人」衡东职业中专喜获全国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奖
- 开源:Linux基金会亚太区与开源中国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推动中国开源人才培养
- 阿里@Gartner:阿里云蝉联全球第三、亚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