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小米的集体焦虑:在汽车圈边缘疯狂试探,下一块蛋糕不好啃


华为|华为小米的集体焦虑:在汽车圈边缘疯狂试探,下一块蛋糕不好啃
本文插图

作者 | 程潇熠
编辑 | 吴岩
试图开疆拓土的手机厂商 , 在跨入智能汽车界的边缘“疯狂试探” 。
苹果野心勃勃地要造出颠覆特斯拉的新物种 , 谷歌故伎重施欲抢先拿下自动驾驶这块蛋糕 , 华为的“1+8+N”战略将车机纳入8大品类 , 将汽车视为“未来人们生活中最重要智能终端”的小米CEO雷军 , 则以投资切入汽车行业 。
头部手机厂涉足汽车领域 , 原因不难理解 。 智能手机的增长天花板触手可及 , 而智能汽车场景仍有巨大潜力 。
据市场调研机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数据 , 2019年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2.25% , 自2017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出货量下滑;预计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4.8亿部 , 仅比2018年增长1.1% 。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 , 手机已不再是单一核心入口 。
反观智能汽车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曾表示 , 预计2020年 ,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可达到1000亿元以上 。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 , 2021-2022年 , 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428亿-530亿美元 。
未来趋势清晰可见 , 手机厂的汽车梦会实现吗?
华为与小米:10年后的新统治者?
华为以硬核技术见长 , 小米擅长搭建生态 。 二者切入角度不同 , 但均已明确释放出进军汽车圈的信号 。
就在最近 , 华为发布HiCar智慧互联系统 , 可以让手机、汽车和其他IOT设备之间实现全互联 , 将手机上的应用和服务延展到汽车上 , 鸿蒙系统未来也将用于车联网和自动驾驶 。 将技术触角伸向5G网络、通信模组、车联网平台、MDC智能驾驶平台、激光雷达的华为 , 立志要做车企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 。
站在底层系统核心芯片这座熟悉的“山头” , 华为试图将应用场景进一步延伸到出行领域 , 复刻移动时代安卓生态系统的辉煌 。
“可能10年以后的汽车行业 , 华为又很厉害 , 像现在的手机行业一样 。 ”华为前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称 。
相比华为的“广泛撒网” , 小米以智能语音“小爱同学”作为切入点“杀入”汽车场景 , 并逐渐将生态链上的其他产品渗透进汽车行业 。
去年6月 , 梅赛德斯-奔驰展示的全新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中 , 小爱同学负责实现智能家居的控制功能 。 小米手表能够作为蔚来车主的智能遥控器 , 小米手机可以充当小鹏和比亚迪的车钥匙 , 威马EX5能够控制的小米智能家庭设备达到8类20种 , 未来小米还将把支付体系延伸至车端 。
小鹏汽车内部人员向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表示 , 小鹏P7的智能车机系统将与“米家”设备有更多结合 。
华为|华为小米的集体焦虑:在汽车圈边缘疯狂试探,下一块蛋糕不好啃
本文插图

“究竟是用手机映射的方式还是做车机 , 小米之前很纠结 。 ”一位小米前员工向未来汽车日报透露(ID:auto-time) , 小米做汽车 , 是为了打通IoT设备生态闭环 。 从其近期投资动作来看 , 很可能选择了先行发展手机映射功能 。
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据天眼查信息统计 , 截至今年4月 , 小米科技、雷军个人及顺为创业投资三方投资汽车领域企业近30家 , 囊括新造车、出行、车载产品等 。 4月17日 , 车联网初创公司博泰宣布获得小米集团B轮战略投资 , 并表示将与小米在软件、硬件、语音多场景交互等方面展开合作 。
头部手机厂涉足汽车出行领域 , 更多地是看上了AIoT(即AI+IoT)在智能汽车场景的生意 , 其优势在于硬件和生态优势 。 打造“人-车-家全场景生态” , 也正是华为和小米的未来规划 。
在手机上车的首轮攻势中 , 华为的优势显而易见 。 据Counterpoint调研报告和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 , 2020年一季度 , 华为手机在全球以1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 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1.4% , 是第二名OPPO的近3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