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中芯国际20年命运多舛,外与台积电打官司,内有股东控制权之争( 二 )
本文插图
完美开局下另有隐患
虽然中芯国际的发展可用命运多舛形容 , 但它的起步却很 “完美” 。
那些年 , 张汝京跑遍大江南北 , 各地政府都热情接待了他 。 他们拿出真金白银和优惠的土地、税收政策 , 对于正在加速赶超的中芯国际来说 , 这是一个没理由会拒绝的大礼 。
但一些政府低估了半导体的投入力度和长周期 , 导致后期出现了问题 。 而要在不同地方政府之间平衡关系 , 也是张汝京始料未及的 。
从2005年起 , 中芯国际通过收购、与地方政府合资、代管等方式 , 以武汉为中心 , 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和深圳5座城市火速设立了生产线 。 在2008年中芯国际形成了“菱形布局” 。 以天津为例 , 当时摩托罗拉业绩垂危 , 中芯国际通过股权兼并方式 , 低价购入摩托罗拉在天津的8英寸芯片制造厂 。 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收购 。
但业界对这种高速扩张也有质疑声 , 比如 , 在还未消化完 8 英寸生产线的巨额投资时 , 就开始大规模进行12英寸生产线布局 , 而一条12英寸的产线光建设成本就是15亿美元 , 投资完成后又没有足够的订单 , 加上设备折旧率 , 必然导致巨额亏损 。
本文插图
“其实董事会讨论了很久 。 我也知道 12英寸线上马后 , 持续的研发和设备投入会带来很大压力 , 我们就从赚钱变成不赚钱了 。 但是为了国家使命 , 我答应了 。 ”张汝京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 。
国家的产业利益和企业利益 , 在之后伴随中芯国际发展的20年 , 这是它始终无法解开的结 。
与此同时 , 伴随中芯国际的快速扩张 , 是来自美国和中国台湾当局的打压 , 以及全球芯片制造老大台积电的狙击 。 用张汝京的话来说 , 陈水扁几乎是“天天罚他” , 先以未经相关部门许可到上海投资为由罚他500万元台币;收购天津摩托罗拉工厂后 , 再罚500万台币;投资北京12英寸厂后 , 又罚了500万台币 。
更致命的 , 是和台积电接下来长达6年的法律诉讼 。 2003年 , 台积电和北美子公司向美国加州联邦地方法院提交诉讼状 , 起诉中芯国际侵犯专利及窃取商业秘密 , 要求赔偿10亿美元 , 而2003年中芯的收入仅有3.6亿美元 。
中芯国际最终扛不住官司 。 2005年 , 双方达成第一次庭外和解 。 根据和解协议 , 中芯国际赔偿台积电1.75亿美元 。
张汝京告别中芯
2007年 ,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 作为半导体行业兴衰的标志性产品——存储器全面崩盘 , 让一众企业血亏 。
中芯国际因为制造存储器芯片 , 2008年亏损高达4.4亿美元 , 不得不退出存储器生产 。 此前 , 因受国际技术封锁 , 中芯国际只能生产毛利率低、难度不太大的存储器芯片来维护运营、培养人才 。
原本在各地的菱形布局此时也出现动荡 。 当年武汉政府托管给中芯国际的武汉新芯 , 产能一直不足 , 2007年下半年 , 张汝京好不容易才和飞索半导体达成合作 , 还获得了65纳米技术授权 , 但在随后爆发的金融危机中 , 飞索半导体自身难保 , 申请破产保护后双方的协议也就此搁浅 。
存储器市场的血亏、扩张不利 , 让负债累累的中芯国际急需输血 。 但找什么样的投资和股东 , 是张汝京和管理团队需要权衡的 。
当时 , 参与收购飞思卡尔的黑石财团等私募基金都找到了张汝京 , 希望以优厚价格收购中芯国际股权 。
虽然私募给的价格优厚 , 但一旦私募控制主导权 , 他们会很快通过资本运作套现 , 国内芯片制造可能就被搅乱了 。 为此 , 张汝京向政府部门咨询 , 政府推荐了大唐电信、华润以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三家国资背景的企业 , 让他考虑 。
推荐阅读
- 国际金评天下 | 中芯国际只能救急,自主可控还需攻克难关
- 中芯国际|解密中芯国际招股书:二代FinFET工艺正在研发
- 华为云启未来 数聚三城 | 中软国际精英服务商招募战火点燃
- |中芯国际回归A股 已向科创板提交上市申请融资200亿
- 量子位|马斯克的龙飞船成功对接国际空间站!刚好过境中国上空,还发生了小“事故”
- 龙飞国际空间站迎来“新访客”:SpaceX龙飞船的每一步都在创造历史
- 空间站马斯克的龙飞船成功对接国际空间站!刚好过境中国上空,还发生了一点小“事故”
- 空间站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直播五位宇航员太空汇合!马斯克终于松了一口气
- 火星财经TB|乘风破浪,GJ比特国际的稳健合规经营之路
- 观察者网|前格芯中国区总经理加盟中芯国际:挖掘更多先进制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