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加速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腾讯WeCity加速器圆桌观点精选( 四 )


第一 , 无论疫情期间还是后疫情时代 , 对个人数据的保护 , 对平衡个人信息和产业发展、技术创新 , 都要根据情况及时做调整 。
第二 , 促进数据的供给 , 比如政府的数据 , 在西方这个是比较明确的 , 所有的数据开放是政府的公共属性 , 应该明确这里边的数据开放 , 更多是公共数据 。
第三 , 在数据流通和竞争方面 , 数据是多重权利的映射 , 并不是个人的 , 可能跟企业秘密有关、可能跟其它权利主体相关 , 涉及到的权利主体 , 涉及到三方认证还是比较重要的 。
第四、数据安全方面 , 应该是技术上多种手段综合运用 , 不光要考虑商业层面 , 更要考虑国家安全层面 。
邬贺铨:关于数据的问题 , 这次疫情期间政府、企业利用与疫情有关的大数据来实现疫情的防控和测量复工复产的程度 , 应该说有很多很好的表现 。 我认为大家今天谈这个问题 , 更多是在数据的开放、利用、共享、隐私保护、安全等问题上有很多担心 。 关于这些 , 我谈四点认识 。
第一 , 对数据的要素映射问题 。 数据要素不是谈经济发展中的要素 , 而是社会治理中的要素 , 如何开放、怎么开放是需要考虑的重点 。
第二 , 是法律问题 。 未来我们还需要有更好的法律 , 比如说不仅仅是政府开放数据 , 在疫情期间政府收集了企业数据 , 我们有些企业至少是运营商的数据也开放给政府了 , 政府通过运营商的数据来定位这个人 。 就法律而言 , 政府是不是有权向企业收集数据 , 这里边也是一个法律问题 。
第三 , 国家数据开放的要求不明确 , 就是开放什么样的数据、共享什么样的数据 , 实际上这涉及到怎么把握度的问题 。 另外开放是开放了 , 那时效性怎么样、质量怎么样 , 也需要重点考虑 。
第四 , 数据隐私安全防护和我们发展的关系 。 要妥善处理数据的保护和数据的利用的平衡 , 否则一味强调数据的保护 , 那所谓数据要素很难得到发挥 。
王景田:在数据这个问题上最大的困扰应该都是一样的 , 就是说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跟数据开发利用方面找到一个平衡 。 这个平衡其实见仁见智 , 平衡怎么掌握 , 需要法律界定 。
机会与贡献
王景田:前几天发改委公布 , 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的基础设施、融合的基础设施、创新的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内容 。 新基建可以想见是作为城市建设的底座 , 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智慧城市的贡献者参与进来 。 那么腾讯和在座的科技企业作为智慧城市的共建者 , 在加速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还能做什么?
黄先锋:根据我们WeCity加速器学员共同研讨的观点 , 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参与方有企业、政府、老百姓(603883,股吧) , 智慧城市的发展从我们的观点上来说分为两个阶段 , 一个是疫情前的智慧城市建设 , 一个是疫情后的智慧城市建设 。 疫情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以政府为主导 , 建设重大的基础型设施 , 以解决基础性问题为痛点和目标 , 疫情前的主要资金驱动还是来自于政府 , 从宏观的角度做智慧城市建设 。 疫情后的智慧城市建设来自于突然的疫情压力使得政府以社区为单元加强治理方面的建设 , 这次疫情驱动下的建设仍然还是政府主导的 。
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 , 首先企业应该有自己的生态观点 , 我们在大的生态里做什么 , 结合自己擅长的领域、体量和自己掌控的资源提前布局 , 提前挖掘一些潜在的非热门需求 。 同时也要思考 , 后疫情时代 , 包括应用方面、推动方面 , 是否还会有这么强的推动力 , 以及如何解决推动力的问题 。
司晓:对于一个城市的运营者来说 , 首先需要拥抱新技术升级城市 , 智慧城市的发展初期需要基建的大投入 , 政策推动下的技术投入的初期 , 这时候政企合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 。
第二是新的技术 , 创业者通过技术提升城市的治理能力 。 对于技术提供方 , 需要把握智慧城市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 比如在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教育这些领域 , 在疫情后应该是有探索的机会;其次 , 我们城市用了小程序这样综合的移动入口 , 类似健康码也带来一个新的机遇;最后 , 都市圈的数字化成为智慧城市的新外延 , 在这个过程中从智慧城市到智慧都市 , 到单一的城市、跨区的协同 , 甚至是智慧城乡的结合 , 还是有一些新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