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志』旧锦新样 | 赵一凡:《围城》的讽喻与掌故( 三 )


三、鸿渐和辛楣 , 不打不相识 。 围绕酥糖小姐 , 大闹错中错 , 反为同情兄 。 这出多角恋爱戏由小说第三、四章垫底 , 伸展为一全书贯通大喻(Controling Metaphor) 。 论类型 , 它锻炼集约了多种西式小说特征 , 却又恣意破体 , 作成戏仿范例 。 请看 , 两对男女 ,, 首尾相接 , 错位追逐 , 误会不断 , 喜悲流变 。 其中既有莎翁《皆大欢喜》剧的捉对笑闹迷误之技 , 也含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式“沙龙闺秀小说”的遗风 , 更兼掠萨克雷《名利场》中丫叉布局之美(按:其间菩姬与爱米利亚 , 奥斯本和多宾 , 也因错位求偶引出悲剧箴言) 。 此外 , 如夏志清、林海的研究所示 , 鸿渐浪漫经历与菲尔丁笔下汤姆·琼斯苦追苏菲娅式好女子的经典讽刺套式多有吻合 。
『读书杂志』旧锦新样 | 赵一凡:《围城》的讽喻与掌故
本文插图

《傲慢与偏见》小说插图(来源:baidu.com)
但文学比较并非比较文学 。 钱氏“混纺出新” , 是以诗学理论的辨析抽髓为基本 。 如他在《王荆公改诗》一文中称赞道:(荆公)巧取豪夺 , 脱胎换骨 , 百计临摹 , 以为己有 。 或袭其句 , 或改其字 , 或反其意 。 集中作贼 , 唐宋大家无如公之明目张胆者 。 (《文选》卷三292页)《围城》匠心 , 恐出其上 。 仅“同情争风”一出戏 , 即已技压中西翰墨 , 占足新诡之意 。 论效果 , 亦可谓情理双胜 , 一戏数训也 。
看官不信 , 且容我试点几处关节 。 首先 , 作者将西洋爱情故事“交错求情”格式嫁接于中国“外心”说(吕洞宾肚里有仙姑 , 仙姑肚里更有一人) 。 取其反仿形式 , 自称“连锁变幻交错单相思” 。 (《文选》卷二302页)复利用华夏兵法 , 遣词调章 , 曲写情场对阵 。 使书中人物依甲乙乙甲 , 甲乙丙丁之序逆接遥应 , 交相制动 , 阴错阳差 。 其次 , 更引入明清小说人物分身正副法 , 把男女二人已够的主角 , 暗拆作四个矛盾反衬的“自我与异我”(按:费希特苦证自我非我之同一 , 至今未决) 。 试想 , 将学者鸿渐 , 合于政治家辛楣 , 再把文纨的学识风度派给纯真天然的晓芙 , 岂非速成皆大欢喜式姻缘?但此术一未脱旧文梏梧 , 二不合现代人的情理:男子之于学、政 , 只能此长彼短;女孩修成了博士才俊 , 岂可仍葆烂漫稚气?个中离合之道 , 钱氏深析曰:凡人事皆有两面 , 理依“真谛、俗谛”并行而立 。 康德等西洋哲人曾为本体论弄到“不知我何在”的发昏地步 。 倒不如取《周易》“噬啮嗑合”之说为辨证精譬 , 以显人事分合 , 相反相成 。 (《文选》卷一218页)于是乎 , 鸿渐与辛楣你长我短 , 互为盈缺 , 一明一暗 , 角度转换中令人洞悉双方 。 文纨和晓芙前呼后应(假设文纨出国前、晓芙留学后) , 左右掣肘 , 福祸相依 , 虚实咬合 。 这大约是钱氏论述的现代人喜悲剧主题:自我分裂 , 知行歧出 。 (《人生》73页)
像是故意同理想和主体开玩笑 , 小说偏不许五·四传人轻易圆梦 。 鸿渐教书启蒙 , 辛楣从政救亡 。 二人理念歧争多化作人情俗谛 , 教人只看到为女孩子杀得你死我活 , 笑话百出 。 反因情敌离间之计 , 终又同病相怜 , 化作手足同情 。 又按:鸿渐文纨都善文学 , 辛楣晓芙并修政治 , 竟不同道相求 , 反作彼岸之恋 , 看官你道是荒唐抑或合理?
再索戏中真谛 , 一如钱氏所说:理想与现实为两码事 , 女朋友和情人绝然不同 。 休谟曾用英文列公式:是这样(Is)和应该怎样(Ought)两者老合不拢 。 (《文选》卷六191页)据此铁律 , 鸿渐只配娶不理想的柔嘉 , 忍耐中为晓芙的虚幻消逝痛彻心肝 。 他那另一半(辛楣)执迷不悟 , 小说便续写他惨遭汪娴氏(文纨幻影)诱惑的悲剧副本 。 至此 , 教训加重 , “平行线不相交”的残酷定理被确证无误 。 这一则现代中国的人生贯通大喻 , 若按俗语讲 , 正是鸿渐饿昏了头才道出的戏言:私情男女么 , 不过像烤山薯 , 吃进嘴不及闻着香甜 。 (184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