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旅人」新的人类文化尚茫然无据,南怀瑾:东西方人文文化将要同临崩溃( 三 )


我们需要放开胸襟 , 放大眼光 , 了解今天的局面 , 不只是为复兴东方文化而工作 , 实在要为拯救世界人类在文化思想上的危机而努力 。 至于有许多重要而比较复杂的资料与意见 , 实在限于时间 , 一时讲不清楚 , 希望大家原谅 。
以上是我当时在东京参加东方文化座谈会临时答复土屋米吉先生的一番话 。 现在追忆补述出来 , 只是为了日本朋友的要求 , 并弥补当时翻译人员未能把握重点的遗憾 。
回国以后 , 国内一些朋友与美国留华的少数友人 , 关心此行与会的情形 , 及留心东方问题与日本问题的人 , 也如土屋米吉先生一样 , 要我说出此行对于日本的观点与感想 , 使我觉得有一言难尽 , 碍难答复之处 。
为了提供给会后中日两国将来筹备东方文化复兴策进协会的参考 , 姑且综合我的一些观点 , 公开答复 。 但是 , 这仍然只属于我的一隅之见 , 未必甚然 。 老子说的:“正言若反” , 或者具有“他山之石 , 可以攻错”的作用 , 那都不是我预料所及了 。
关于日本经济发展中工商业社会的观点:我们一行二十多人 , 抵达京都那一天的下午 , 便游览了旧的内廷与二条城(德川幕府时代的大本营)的外景 。 一路行来 , 朋友们的赞扬或批评 , 加深了我对历史哲学的感喟与惆怅 。
第二天乘长途游览车直达那智山 , 虽然受到长日车途劳顿之苦 , 但很高兴能够走马观花地看到由明治维新而第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日本的农村 , 新近进入工商业发达和都市繁荣的日本现代化经济的外貌 。
既使人低徊联想固有东方农业社会的诗情画意 , 追忆安静宁谧的旧历史时代;同时又使人想到两三年前日本农村妇女的大游行 , 要求壮丁回到农村去的情景 。 从表面看来 , 第二次大战以后 , 日本的乡村建设 , 与农业社会 , 极其快速地进入东方式现代化的阶段 , 非常值得钦佩与欣赏 。 但头脑过于哲学化的我 , 很快地就会感触到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各种经济思想与工商业社会的发达 , 带给东方经济思想的影响而忧虑 。
经过四天的旅行 , 由丰桥乘高速夜车到了世界闻名的名都东京以后 , 看见最新型而合于国际水准的种种建筑与都市建设 , 有人问我作何感想?我只反问一句:这些都是第二次大战以后二十多年来的成果吧?他说是的 。 我说:那么 , 我想休息 , 不想再看了 。 当然 , 不但问话的人 , 不会太满意我的答复 。 同车的日本朋友们 , 恐怕也不会了解我这句话的机锋 。
总而言之 , 战后的日本 , 在精疲力竭之余 , 举国上下 , 经过二十多年的刻苦砥砺 , 一致努力于工商业的发展 , 能有今天的成果 , 的确值得兴奋与自豪 , 但是这种自豪与兴奋 , 并非日本之福 , 也不是东方文化应有的精神 , 一个国家与社会 , 如果忘记历史过去的教训 , 缺乏未来远大的眼光 , 困惑于现实而自豪 , 那是非常可虑的趋势 。
现在就我所感觉到的粗浅观念 , 提供日本过去与未来经济发展的参考:
(一)我所谓过去的日本 , 仅是指战后二十多年前的时期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 日本始终很幸运地在复兴 。
因为它碰到我国政府当时秉中国历史文化“兴灭国 , 继绝世”的精神 , 毅然决定“以德报怨”的政策 , 主张保存日本人传统历史文化的精神堡垒 , 而不废除天皇存在的制度 , 不要求赔偿 , 更没有分裂其土地与内政上的治权 , 因此战后的日本 , 才在非常幸运中重整国家 , 发展工商业 , 而有今天在经济上的成就 。 我在那智山与东方文化座谈会上 , 曾经亲自两次听到日本人大久保传藏先生对于此事的重复讲话 , 慷慨激昂地表示衷诚的感谢 , 并要求大家上要忘记历史的这一页 。
然而言者谆谆 , 听者藐藐 , 而且据我观察 , 除了中年以上少数高级知识分子 , 感觉到心情的沉重以外 , 一般社会与工商界的资本家们 , 尤其是后起之秀的日本人 , 早已对历史淡忘而漠不关心 , 甚之 , 还很可能对于大久保先生的论调 , 会嗤之以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