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清明篇,二十四节气歌之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又到了一年的清明时节
清明是一个节气
传统习俗与活动
清明正值温润暮春,万物复苏,因此从古至今都主张户外活动 。经历数千年历史,清明的习俗与活动与时俱进地传承着:禁火、踢蹴鞠、打马球等已逐渐少见 , 而扫墓、踏青仍在推崇 。
扫墓
是清明最具代表性的活动 , 在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有此风俗 。在温润的春日里,既表达了对先人尊敬,也给繁忙的现代人一个放慢节奏、齐聚一堂的机会 。
插柳
古时插柳更多为了纪念古人或辟邪祈福,而今插柳可谓既风雅又愉悦的活动 。柳树生命力强 , 在温润的暮春,随性插入泥土就能插柳成荫 , 确实是老少咸宜的假日好节目 。
踏青
【二十四节气养生清明篇,二十四节气歌之清明】花海莫过于暮春不容错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雅致的玉兰、山茶花 , 艳丽的牡丹、郁金香,还有“亲民”的油菜花 , 踏青游园赏花,是情侣浪漫或亲子时光的最佳选择 。
放风筝
当风筝飞上蓝天后要剪断牵线 , 任其随风飘走寓意除病消灾、迎来好运 。清明放风筝,夜里比白天更有意思:在风筝下挂上彩色的小灯笼,闪烁如繁星照亮漆黑夜空 。
饮食习俗大不同
清明时节 , 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
做法是用浆麦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现在店里做青团,有的采用浆麦草,有的采用青艾汁,也有用其他绿叶蔬菜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 。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当作春游小吃 。
清明粄(bǎn)是清明节必备的传统小食,就是一种由大米、糯米粉或者木薯粉等做成的一种小吃,类似于糕点 。清明粄包括“艾粄”、“田艾(鼠曲草)粄”、“苎叶粄”等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
清明粄广泛流行于江浙、客家、闽南及潮汕、广府地区 。各种粄的制作方法及相关习俗大同小异,主要有甜馅或咸馅 。江浙一带通常包入豆沙馅或其他甜馅制成团状;而客家人一般将艾粄压成扁圆状,甜味为主;江西地区喜欢裹肉馅并且捏成饺子形 。
暖菇包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属于闽菜系 。福建泰宁县民间每年在传统的"春社"这一天,农村家家户户大做暖菇包,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 。
暖菇包的皮,由暖菇掺和在普通粳米的米浆里制作成 。暖菇 , 学名叫鼠曲草,初春生长于田野 , 性味甘,早春采摘后洗净晒干 , 芳香扑鼻,有化痰止咳及强肾益筋之功效般有两种,一种是菜馅 , 通常是由腊肉、春笋、香菇等混炒组成;另一种是甜馅,主要原料是红米豆、红糖 。在形状上,菜馅做成长形,甜馅的做成圆形,以便区分 。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sǎn)子”为一油炸食品 , 香脆精美 。春秋战国时期,为纪念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日)要禁火三天,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 。新中国成立后,寒食节逐步与清明节融合在一天 ,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馓子也继续流传下来 。
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 。在少数民族地区 , 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 。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 , 是山西省清明节传统美食 。子推馍一个重约一斤,用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工具,以及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 , 精心捏制出“子推馍”,里面包着鸡蛋或红枣,上面捏制有顶子 , 四周贴面花 。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用旺火蒸出 。
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 。如今 , 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 。
薄饼分皮、馅两部份,皮是用面粉拌水搅成粘糊状,在热壤中烙成一张张圆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纸 。馅分咸、甜两种,由蛋、肉、肝类、腊味 。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馅的称咸馅;用糖和麦芽糖经过特殊加工成为“糖葱”的为甜馅 。食时用薄饼皮卷成圆筒状就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