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人笔法,裹锋与绞转相同( 四 )


笔法,简单地说,即是利用一定的工具,形成点线结成文字的方法 。形成点线、结成文字,无一不在“写”这个操作状态中予以生发,而古人在执笔法、用笔及作成的点画形质感上都有围绕“写”而形成的众多记录 。
譬如,从执笔法而言 , 就有单钩、双钩、三指、四指、五指法、龙眼、凤眼法、双苞、单苞、扌族管、撮管、握管、搦管法 , 要求指实掌虚、指死腕活等等 , 不一而足;就用笔来说,又讲究正锋、偏锋、藏锋、落锋、裹锋、平动、绞转、提按、衄挫、抽拔、翻断、外拓、内压扌厌、疾涩、横鳞竖勒等等;而所谓的“锥画沙”、“印印泥”、“圻壁路”、“屋漏痕”、“银画铁钩”、“银钩趸尾”、“嫩处如金”、“秀处如玉”、所谓的“千里阵云”、“万岁枯藤”、“百钩弩发”,所谓的“侧”、“勒”、“努”、“策”、“掠”、“啄”、“磔”、“悬针”、“垂露”……都说明了形成点线结成汉字的形质感 。细细品味,这里面实际上隐含了这样一个书写的全过程,即怎样拿笔去写——怎样“写”——“写”出来怎样 。如果细心考察整个书史,就可以比较清楚地将古今关于笔法的书论归结为这三个方面 。
笔法的重要性 , 甚至出现令人捧腹的传说,钟繇找韦诞苦求笔法,“自捶胸三日,其胸尽青,因呕血”,韦诞铁心不与,只有等到他死,钟繇才“阴令人盗开其墓,遂得之” 。(宋陈思《秦汉魏晋四朝用笔法》)这种阴损的办法不足?。?但我们很快注意到钟繇对笔法的关注,这种关注很难说是无关痛痒的心血来潮 。不光如此,古人还煞有介事地将书法的传授进行排列,如汪珂玉在《珊珊网·书品》卷24中就有一篇《传授笔法人名》:
盖自蔡邕授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繇传之卫夫人,夫人传之王羲之,羲之传之献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欣传之王僧虔,僧虔传之肖子云,子云传之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世南传之欧阳询 , 询传之陆柬之,柬之传之侄彦远,彦远传之张旭,旭传之李阳冰,阳冰授徐浩、颜真卿、邬彤、韦玩、崔邈 , 凡二十有三人 。书法之传,终于此矣 。
我们可以对这段记录横挑鼻子竖挑眼,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 即是笔法传授的中绝就意味着“书法之传”的终结 。这是意味深长的,笔法的重要性之于书法,简直是毁灭性的 。
那么,真正被古人魂牵梦萦的笔法究竟是怎样的?它又怎样失传了呢?下面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内容 。
先谈第一个问题 , 古人所说的笔法究竟是什么?在这方面,南京孙晓云女史所作的探讨极富意义 , 邱振中教授对古今笔法演变的若干规律的归纳也颇有见地 。下面就让我们“请循其本” 。
古代的执笔法在唐代书家韩方明的归纳中,可以分为五种,即“执管”、“扌族 管”、“撮管”、“握管”、“搦管” 。所谓的“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执 。其要指实掌虚 , 钩、扌厌 讦、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也 。”(韩方明《授笔要说》)这种执笔法 , 是用拇指与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双夹笔管,是我们平素最熟悉的执笔法 , 也是被历代出家奉为“经典”的执笔 。
其余的如:“扌族 管”,是“五指共拙其管末,吊笔急疾”,然“全无筋骨 , 慎不可效”;如“撮管”,实际上就是抓笔;如“握管”,为“捻拳握管于掌中”;如“搦管” , 实为拇指与其余四指共执笔管 。这其余的几种,不是世俗用笔,就是“非书家流所用” 。
谈到了“经典”执笔法,不得不谈“拨镫法” 。在唐代陆希声看来,“笔法凡五字,扌厌 、押、钩、格、抵,谓之拨镫法 。”南唐后主李煜在《书述》中将这一说法归纳得更细腻,并有详释 。实际上 , 我们在这里想要解决的,无非是“拨镫法”与“扌厌 、压、钩、格、抵”的关系 。
在孙晓云的考察看来,这种针对“经典”执笔法的所谓“镫” , 实为笔,“拨”实为拇指、食指、中指执笔管的一种反复来回动作,这种捻管的动作总会令笔管转动 。这个动作的形象之处,正在于匈奴人骑马的办法,即将马头引出的两条绳索系于左右两镫,用双脚来控制马头的左转右转,空出两手来拿武器 。而这个动作放到执笔中,就可以这么认为,拇指为左镫,其余四指为右镫,笔在指掌中纵横进退 , 悉听指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