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必要急救知识 创伤急救的应急处理方法

【掌握必要急救知识 创伤急救的应急处理方法】创伤指的是人体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组织结构改变,通常具有突然性,严重创伤会威胁患者生命 。创伤急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 不同创伤的急救方法不同 , 我们应该掌握基本的创伤急救方法 , 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发挥作用 。
一、创伤有哪些类别?
创伤可以根据受伤部位、皮肤是否完整进行分类 。按受伤部位分类:包括颅脑创伤、颌面创伤、胸部创伤、腹部创伤、四肢创伤等 。按皮肤是否完整分类:包括开放性创伤、闭合性创伤 。按受伤部位进行创伤分类比较好理解,按皮肤是否完整进行创伤分类,相信很多人一头雾水 。简单来说,闭合性创伤指的是患者表皮没有肉眼可见的伤口,创伤部位的皮肤、黏膜完整 。常见的闭合性创伤包括挫伤、扭伤、脱位、挤压伤 。开放性创伤指的是受伤部位的皮肤、黏膜破坏 , 软组织暴露在人的视野中 。包括擦伤、刺伤、挫裂伤、火器伤等 。
二、创伤急救方法有哪些?
创伤的急救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创伤进行现场急救,以稳定生命体征、避免二次受伤为基础,急救原则是先观察、再救命、后包扎、做好护理 。首先,在对受伤者进行急救时,需要先观察其生命体征,了解受伤部位,检查伤情 , 避免遗漏受伤部位 。其次,确定患者受伤以后,如果创伤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 则需要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挽救患者生命 。再次,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以后,有明显开放性伤口的,对伤口进行有效的包扎,快速止血 。最后,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 保证其呼吸,为其保暖,及时转运至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一)快速止血
创伤急救需要快速止血 , 包括加压包扎止血、止血带止血等,减少患者创伤发生后的失血量 , 避免失血性休克 。加压包扎止血:体表及四肢出血时,使用干净毛巾、纱布等对血液尽量擦净,然后将无菌敷料覆盖在出血的伤口上 , 将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略大于伤口面积的大小,放置在无菌敷料上 , 最后使用三角巾或者绷带等紧紧包扎 。止血带止血:现场拥有急救物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止血带将患者创伤出血部位的近心端进行包扎,通过压力作用减少血流 。没有止血带的时候可以使用橡胶软管或者其他具有较大弹性的物品代替 。患者鼻腔出血或者内脏出血时,因为现场无法进行治疗,需要尽快转运患者到医院接受治疗 。转运期间需要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异物,避免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
(二)迅速包扎
伤口处理完成以后,使用无菌纱布迅速包扎,一方面可以减少伤口出血量,一方面可以避免伤口处感染 。包扎伤口常用螺旋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 。上臂、躯干等上、下粗细基本相同,伤口比较长、大,适用螺旋包扎法 。使用敷料对伤口进行覆盖并固定,将纱布或者布条绕伤口远心端环形包扎两圈,将包扎的起始端固定好 。进行第三圈包扎时 , 每一圈都需要压住上一圈的 1/2 或 1/3 。完成包扎以后对纱布或者布条的末端进行固定 。螺旋反折包扎法适用于前臂、小腿等上、下粗细不一致部位的伤口 。包扎第一步使用敷料对伤口覆盖并固定 。第二步在伤口远心端环形包扎两圈,对起始端进行固定 。第三步从包扎的第三圈开始,每圈将纱布反折一次,用一手对纱布正中处压?。?另一手将纱布向下反折 。第四步在完成包扎后继续环绕两圈,对纱布末端进行固定 。急救现场没有纱布、绷带等医疗物品时,可以使用领带、布条等结实的条状布进行替代 。
(三)固定患处
创伤发生以后,如果造成骨关节部位损伤,或者软组织损伤面积比较大,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对患处有效固定,避免再次受伤 。不要轻易移动患者,尤其是在不确定创伤部位及严重程度时 , 不要搬动患者 , 应该让患者保持原有姿势,避免移动患者造成二次受伤,或者加重伤势 。对患者患处进行外固定或者内固定,能够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同时方便后面转运患者 。肢体创伤固定时,需要将受伤的肢体伸直,将受伤部位的旋转角度进行矫正,缓慢有力地牵拉,使远、近肢体纵轴平行 。可以利用现场周围的木板、树枝等对受伤的肢体进行简单的固定 。固定时松紧度适中,不要过紧,因为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 。太松则容易发生脱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