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采写/王舒然
编辑/陈纪英
冕宁县 , 隶属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 贫穷是大凉山挥之难去的标签 , 州内17个县中 , 有11个曾是深度贫困县 , 一些外地人甚至觉得这里还处在解放前的状态 。
在冕宁 , 特色小吃是炸土豆 , 而95后益宝和妹妹想开一家轻食店 。
除了开明的父母支持外 , 没人看好 , “在凉山卖这些 , 会有人买吗?”“不用半年 , 肯定倒闭” 。
但结果很“打脸”——店里大排长队 , 她们一个月就赚了10万元 。
像益宝姐妹这样回县城开店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 , 截止去年底 , 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已超过1220万 , 小红书上就有不少相关帖子:“小县城创业比上班好多了”、“十八线县城卖烤红薯竟然卖爆了”......
通常 , 奶茶店、面包店、杂货铺等类型的小店都在他们的射程范围内 。 虽然从零开始 , 但凭借在外面的见识 , 对运营的理解 , 还有“匠心第一 , 生意第二”的初心 , 他们的小店别有质感 。
但不是每个开店故事都如益宝这般顺利 , 有人租下店面后迟迟下不了决心 , 结果被“朋友”抢占先机 , 也有人选址仓促 , 月流水不足三千 , 打起了退堂鼓 。
本期《财经故事荟》采访了五位回县城开店的年轻人 , 她们曾是大厂员工 , 是大学老师 , 是外企精英 , 回归小县城的背后 , 都是一个特别的故事 , 或因生死离别 , 或为追寻自我 , 如今 , 她们有一个共同身份——县城创业者 。
互联网裸辞后 , 我用2万开小吃店 , 两个月回本
【大宋佳|逃离字节,我回县城开店,没人看好,月入10万】祁雅 , 95后 , 安徽临泉县 , 投资2万 , 20平米小吃店
毕业进入互联网工作一年 , 祁雅受够了职场内卷 , 去年毅然裸辞 。
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 , 是她一直都有的想法 , 但迫于风险 , 毕业时她还是按部就班选择了“正常”就业 。
裸辞后 , 内心声音再次浮现 , 尤其见到朋友开餐饮店收入不菲 , 她受到了鼓舞 。
由于工作积蓄不多 , 低成本是唯一选择 , 祁雅想到了回老家临泉县开铁板豆腐小吃店 。
临泉是农业大县 , 经济不发达 , 多年卧底安徽最贫困县城 , 人均GDP连续多年全省倒数第一 , 4年前才开通第一个高铁站 。
但祁雅并不担心 , “小吃是大众消费 , 只要口味好 , 再选个人流大的地方 , 就能做起来” 。
幸运的是 , 经过半个月的选址 , 在一条古特色小吃街上 , 她碰到了一个20平米的转租店面 , 不收转租费 , 已有简单装修 , 只需支付剩下10个月的房租12000元 , 再重新定制一个门头900元 。
她又找了当地老师傅学习制作铁板豆腐 , 她学得快 , 两天就搞定了 , 学费3000元 。
店面和技术的大头解决了 , 剩下一些杂项 , 比如材料、工具等费用大概5000元 , 加起来总共两万左右 , 一个小吃店就开起来了 。
去年10月31号 , 小店正式营业 , 铁板豆腐6元一份 , 鱼饼年糕7元一份 , 第一天就卖出659元 , 三板豆腐、两斤年糕全部卖完 。
而就像祁雅预想的 , 只要口味好 , 客户会帮着做宣传 , 小店的回头客越来越多 , 两个月就完全回本了 。
尤其在过年高峰期时 , 半个月营业额就高达两万 , 祁雅开始攒起了小金库 。
她干劲十足 , 就连疫情封控 , 也不闲着 。
去年11月初 , 祁雅所住小区因疫情封区 , 但她还备有豆腐原料不忍浪费 , 便在小区内临时支摊 , 没想到被围得水泄不通 , 不到半小时就卖完了 。
不过 , 创业路上总有糟心事 , 小吃上手简单 , 竞争门槛也低 。 最近一个阿姨在祁雅左边15米的位置 , 摆起了同样的小吃摊 。
据隔壁臭豆腐老板“爆料” , 她已经“观摩”祁雅半个月了 , 有时还偷拍祁雅的操作 。
推荐阅读
- 笔记本电池保养方法视频 笔记本电池保养方法
- 相框制作小程序 相框制作
-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企鹅是什么企鹅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企鹅是什么
- 亚冠冠军奖金 亚冠冠军
- 娘妻大结局剧情介绍 娘妻演员表
- 中国最好的十大散文 周国平散文
- 16岁大舌头还能治好吗 说话大舌头
- 大地色怎么搭配 狼牙色大地
- 云南8日游路线规划 怒江大峡谷
- 古代自宫是什么意思 自宫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