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字有四种写法什么梗(茴字有四种写法原文)

“是啊是啊!......回字有四种方法 , 你知道吗?”
这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名句 , 一个穷酸迂腐的老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形象跃然纸上 。当年上课读这篇课文的时候 , 班里的同学每次读到这一段都会哄堂大笑 。鲁迅先生的笔法太高明了 , 但我们还是没能领会鲁迅先生的深意 。
他是孔乙己 , 可是长大后看着镜子惊恐地发现 , 我什么时候变成孔乙己了?环顾四周 , 原来孔乙己不仅存在于百年前 , 他和阿q、祥林嫂一样 , 是我们至今无法摆脱的三个噩梦 。这个世界上孔乙己真的太多了 。
“打老子的是我儿子” , 一种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用的精神胜利法 。在挫折和梦想之间 , 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平衡点 。“啊 , 我真笨 , 真的 。”祥林嫂没完没了的抱怨 , 和我们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人太像了 。每个人都跟别人说过无数次他被狼吃了的阿毛 。
小时候以为每个人都会是世界英雄 , 可是长大后发现历史不过是重复 。咸亨酒店的短衣帮 , 酒店的掌柜 , 温酒的服务员 , 吕镇的先生们都还存在 。至此 , 我开始理解孔乙己的悲伤 。世界尽头的穷书生 , 他的执着和坚持近乎愚蠢 , 无奈而悲伤 , 比烟花还孤独 。
孔乙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他只是一个江南小城的落魄小知识分子 。他的坚持和执着注定是徒劳的 。无用的坚持不必被鄙视 。相反 , 在某种程度上 , 他更值得我们反思 。在接近这个人之后 , 也许我们会重新认识他 , 尊重他 。鲁迅没有详细指明孔乙己的人生经历 , 但我们可以肯定 , 孔乙己年轻时也是一个充满热血的青年 , 理想和奋斗也是他青春的主旋律 。但为什么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在晚年沦落至此?剥开历史的迷雾 , 我们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命运的捉弄 , 孔乙己遭受了怎样的不幸!
清末大社会视角下的孔乙己 ,  是新旧时代交替的守望者《孔乙己》最早发表于1919年《新青年》杂志 , 1906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这是20多年前的事了 , 现在得是每碗十条”是作者在文章中的原话 。此外 , 可以认为孔乙己在咸亨酒店活动期间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 以及文中提到的丁案 。
孔乙己是清末的一位旧式知识分子 。根据“白发”最初的描述 , 他大约50岁 。孔乙己赶上了科举制度的末班车 , 却没有通过科举实现身份的飞跃 。他这么大年纪了 , “连秀才都当不了” 。
就算是不能做学问的孔乙己 , 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人 。他是新旧时代的守望者 。孔乙己肩负着多重社会身份 。他首先是一个穿着长衫的知识分子 , 其次是一个脱离群众的士大夫阶层的守望者 。这和咸亨酒店的短衣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与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短衣帮不同 , 一生落魄的孔乙己依然注重自己的饮酒方式 。他不仅穿着破旧的长衫来显示自己的身份 , 还用大料慢慢地喝 , 尽管他是唯一一个“站着长衫喝酒”的人 。孔乙己不屑于嘲笑他的人 , 只有在忍无可忍的时候才会争辩 , 而且他的争辩方式相当温和 , 不会歇斯底里 , 不会大喊大叫 。
孔乙己本人是一个社会边缘的穷人 , 但他仍然固执地在意识上把自己和普通人区分开来 。“一顿糟糕的饭 , 一瓢饮料 , 在卑鄙的街道上 , 没有人知道 。民不担其忧 , 民不享其归”是晚清落魄文人最后的孤岛 。他们坚守的是文人阶层最后的尊严 。
“排九铜钱”的动作 , 既是孔乙己自己习惯的结果 , 也是他与咸亨酒店外“温酒热饮”的短衣帮有意识的区分 。士大夫不屑劳动 , 孔乙己不得已选择的工作不同于一般的体力劳动:抄书 。即使孔乙己因为多年的闲散劳动和年老体衰 , 身体素质并不好 , 但更大的因素是他刻意与世俗社会区分开来 。他宁愿躲在丁家抄账本 , 也不愿和这些底层工人接触 。
在这个世界上 , 有一种人是没有等级的 , 那就是天真活泼的孩子 。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对大人相当不屑 , 但对小孩只有亲近 。“余哉?不多 。”当被小孩抢走八角时 , 孔乙己只是“伸出五指遮住盘子” , 并没有驱赶他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