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前庭蜗器 中耳半规管

中耳半规管(第7前庭耳蜗)
前庭耳蜗(Vestibulocochlear)前庭耳蜗由两部分组成:感知头部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和感知声波刺激的听觉传感器,所以也叫位置传感器 。虽然这两种受体在功能上是不相关的,但在结构和位置上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它们被合并在一个部分中 。
听觉器官包括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传导装置,内耳的耳蜗是接收器接收声波的位置 。位置感受器存在于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中(图10-31) 。
图10-31外耳、中耳和内耳的整体视图
I .外耳的外耳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可以收集和传导声波 。
1.耳廓(图10-32)
耳廓以弹性软骨为支架,覆盖皮肤 。皮下组织很少,但血管和神经丰富 。下耳垂的部分软骨只含有结缔组织和脂肪 。
耳廓凸面朝后,凹面朝前朝外 。外围称为耳轮,耳轮前内侧有一平行凸起称为对耳轮,对耳轮上端分叉,分叉之间的凹陷部分称为三角窝,对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狭窄弯曲的凹槽称为耳舟 。在对耳轮的前方,有一个很深的隐窝,称为耳甲,由耳轮的起点分为上耳甲舟和下耳甲腔 。在耳甲腔的前面有一个突起,叫做耳屏,从前面盖住外耳道 。对应耳屏的对耳轮下部突起称为对耳轮,两者之间的间隔在屏间切开 。耳屏下面是耳垂 。
2.外耳道外耳道
它是从外耳道向内延伸至鼓膜的导管,成人长约2-2.5厘米,外侧三分之一是软骨和耳廓软骨的延续;内侧2/3是骨质的 。外耳道是一个弯曲的管子 。从外到内,软骨部分向前后略向后,骨质部分向前下 。假装检查外耳时,将耳廓向后上拉,使外耳道变直 。宝宝外耳道发育不全,短而窄,其鼓膜是水平的,检查时要将耳廓向后下拉 。
第二,中耳
中耳包括鼓室、后面的乳突窦和乳突腔,以及从前到后与咽部相通的咽鼓管 。
1.鼓室的鼓室
位于颞骨岩部,是一个内外方向扁平的不规则空腔,其内表面衬有黏膜,是咽鼓管通过咽部黏膜的延续,后移充当乳突窦黏膜 。鼓室内有听小骨和附着其上的小肌肉、血管和神经 。
鼓室的墙壁
上壁由颞骨岩部前上部的外侧部分组成,称为鼓盖,与颅中窝之间由一个薄板隔开,所以中耳炎可以打破这个薄板,侵入颅腔 。
下壁与颈静脉窝相邻,称为颈静脉壁 。
图10-32耳廓
前壁是颈动脉管的后壁,称为颈动脉壁,上部有咽鼓管,被一个不完全的隔膜分成两个半管,上部称为鼓膜张肌半管,包含鼓膜张肌 。下部称为咽鼓管半管,是咽鼓管外侧1/3的骨性壁 。
后壁为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口,通向乳突窦和乳突窦腔 。乳突孔内侧壁上有一弧形隆起,称为外半规管凸起;在窦的下缘,有一个圆锥形的隆起,其中隐藏着蹬踏肌,微小的肌腱从圆锥形隆起的尖端穿入 。在外半规管的凸起部分下面和圆锥形凸起的上面,面神经从鼓室的内侧壁向下移动到鼓室的后壁 。在锥状隆起的后下部,鼓索(神经)穿过面神经管,进入鼓室,再穿过鼓室下壁的小裂,与舌神经汇合 。
侧壁的大部分是鼓膜(图10-33),鼓膜上方的骨性部分是鼓室隐窝的侧壁 。鼓膜是倾斜的,是外耳道和中耳的分界 。其外侧向前、向下、向外,与外耳道基底成约45-50°角,故外耳道前壁和下壁较长 。宝宝的鼓膜更倾斜,几乎是水平的 。鼓膜周边贴在颞骨上,中心向内凹陷 。是锤骨柄的附着处,称为鼓膜脐 。沿着踝柄,在鼓膜的前后形成一个皱襞,称为前踝皱襞和后踝皱襞 。两褶以上的鼓膜略呈三角形,薄而松弛,称为松弛部 。两个皱襞下的骨膜是紧实而有张力的,称为紧张部 。鼓膜前下方有一个三角形的反射区,称为光锥 。鼓膜以纤维组织为基础,外侧覆盖皮肤(与外耳道皮肤连续),内侧覆盖鼓膜黏膜 。
图10-33鼓膜(右)
内侧壁也叫迷路器,壁的中间部分呈凸状,称为岬,由耳蜗第一圈的凸起形成 。岬后上方有一个椭圆形的孔,称为前庭窗(卵圆窗),通向内耳前庭,镫骨基底通过韧带与这个窗的外围相连 。岬后下部有一个小圆孔,称为耳蜗窗(圆窗),通向耳蜗基底,由活体中的第二层鼓膜封闭 。前庭后部和上部有一个拱形隆起,称为面神经管隆起 。里面有一根面神经在运行 。面神经管壁很薄,有时有小孔或不完整,故中耳炎常可侵犯面神经(图10-34) 。
图10-34转鼓室的内侧壁
(2)听小骨(图10-35)
听小骨有三块,分别是锤骨、砧骨和足骨,由关节和韧带连接,形成链状杠杆系统 。当声波振动鼓膜时,通过听骨链的一系列运动,踏板骨的基部在前庭窗上摆动,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