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 孟母断织教子翻译?孟母断织教子 文言文翻译急急...?( 三 )
Q4:孟母断织教子的翻译孟子之少也 , 既①学而归 , 孟母方绩② , 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③断其织 。孟子惧而问其故 。孟母曰:“子④之废学 , 若我断斯⑤织也 。夫君子学以立名 , 问则广知 , 是以⑥居则⑦安宁 , 动则远害 。今而废之 , 是不免于斯役 , 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何以异于织绩而食 , 中道废而不为 , 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 , 男则堕于修德 , 不为窃盗 , 则为虏役矣 。”孟子惧 , 旦⑧夕⑨勤学不息 , 师事子思 , 遂成天下之名儒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⑩矣 。
[注释]
①既:已经 。
②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 。这里指织布 。
③以刀:用刀 。
④子:古代指你 。
⑤斯:这 。
⑥是以:因此 。
【初一 孟母断织教子翻译?孟母断织教子 文言文翻译急急...?】⑦则:就 。
⑧旦:早晨 。
⑨夕:泛指晚上 。
⑩道:法则、方法 。
[译文]
孟子小的时候 , 有一次放学回家 , 他的母亲正在织布 , (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 , 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 。孟子见状害怕极了 , 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 , 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 , 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 , 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 。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 , 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 , 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听后吓了一跳 , 自此 , 从早到晚勤学不止 , 把子思当做老师 , 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
[导读]
孟母三迁以后 , 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 但孟母并没有因此而万事大吉 。她认为 , 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 , 还是成不了才的 。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 , 督促他勤奋学习 。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 , 用断织来比喻废学 , 很有说服力 。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 , 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 , 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 , 从而改变“废学”积习 。这样做 , 符合教育的激励原则 。孟子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 , 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这与《伤仲永》正好是一个相反的例子 。仲永的父亲不使学 , 让仲永缺乏后天的教育而变成平凡的人 。
Q5:孟母教子全文与解析 孟母仉氏(或为李氏) , 是鲁国大夫党氏的女儿 , 很有贤德 , 是一位颇有见地 , 善于教子的女性 , 居我国历史上三位伟大的母亲(孟母、徐母、岳母)之首 。下面我为您带来孟母教子全文与解析 , 欢迎阅读!
孟母教子全文与解析 篇1
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 ,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 , 多得力于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育 。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 , 择邻处;子不学 , 断机杼”的传诵名句 , 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 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 , 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
孟子的父亲孟激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 , 为了光耀门楣 , 他抛妻别子 , 远赴宋国游学求仕 。但是 , 三年以后 , 一心盼望丈夫出人头地的孟母听到的是晴天霹雳的噩耗 。失去了丈夫的孟母 , 并没有气馁 , 她从悲伤中昂起头来 , 下定决心依靠自己的双手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 , 完成丈夫的未竟之业 。
孟母的伟大之处在于她能够在儿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按照阶段给予儿子不同程度的教育 。
孟子名孟轲 , 出生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北25华里的凫村(今属于曲阜市) 。《列女传》记载 , 孟家最初的住处靠近一片墓地 。游戏、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 , 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 , 因此 , 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 , 踊跃筑埋” 。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 , 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读书 , 妨碍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 , 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
推荐阅读
- 钻石棉是什么
- 元宝针围巾的织法视频;闯关东剧情介绍分集?
- 红绳手链的编法大全,简易红绳手链编法大全手绳怎么编织图解教?
- 布料的种类
- 孤独的野兽|《孤独的野兽》开播 多线交织呈现治愈爱情下的迷雾重重
- 血鸦战团的组织 omnisphere安装教程
- 绝对值是什么意思初一 绝对值是什么
- 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什么,什么是恐怖组织?
- 许敏|老杜新人设是好奶奶,为孙子织毛衣三件套,网友:应该感谢许敏
- 杜新枝|前婆媳同晒温馨照:杜新枝为小孙子织毛衣,田静分享忙碌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