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过来人的博士求职经历:教职?考公?企业?

求职|过来人的博士求职经历:教职?考公?企业?

文章图片

求职|过来人的博士求职经历:教职?考公?企业?

文章图片

求职|过来人的博士求职经历:教职?考公?企业?

文章图片

求职|过来人的博士求职经历:教职?考公?企业?

博士求职季又要开始了 , 今天和大家聊聊关于博士求职的那些事......
“各行有各行的难处 , 博士求职的压力甚至比本科或硕士毕业时求职的压力还大” , 正在求职中的博士师姐感慨道 。
在大家眼里可能认为 , 你都博士了 , 博士毕业后很多职位还不是等着你去“挑”去“选”啊 。

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 , 对问题的理解和对事物的看待也不相同 , 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看待:对于博士来说 , 博士毕业后求职是为了有更好和更高的选择;对于非博士来说 , 相对而言 , 博士求职有更好和更多的选择 , 很多选择是本科和硕士可望而不可及的 。
但无论如何 , 对于寒窗苦读几十载的博士来说 , 求职也并非易事 , 同时也面临很多抉择:教职?考公?还是企业?
今天笔者就根据自己身边的博士师兄师姐的求职情况以及自己的一些经历感受 , 和大家分享一些过来人的求职经历 , 希望对正在求职或准备求职的博士有所启发 。

一、教职
教职是很多博士毕业后的选择 , 这也是国家设立博士学位的主要目的 , 即为教育事业培养科研型人才 。 但申请教职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 有很多坑一不小心就踩了 , 比如中山大学割韭菜 , 一些学校非升即走 , 即走了还要退回之前的资助 , 还有就是升了也走 。 很多时候明知道有坑但也是无能为力 , 我们只能是尽可能地避坑 。

找了教职的博士师姐X:我是2021年博士毕业 , 现在在某双一流高校做讲师/助理研究员 。 哎 , 现在的压力真是一言难尽 , 非升即走 , 科研压力非常大 , 发文章非常内卷 , 以前对教职的种种向往 , 现在都烟消云散 , 想要躺平可又没有躺平的资历 , 最后被学校赶走了也挺对不起自己寒窗苦读几十载和对自己期望满满的父母的 。 言归正传 , 说一些自己求职时感悟吧 。
?求教职时需要怎么做:
?第一 , 先去咨询自己的师兄师姐或者导师 。 师兄师姐刚好有较新的求职经历 , 有很多求职的经验可以让你借鉴 , 这样你会少走很多弯路 , 也避开一些坑 。 求职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导师资源 , 导师的推荐会让你的求职更加顺利 , 有这样一个例子 , 某某的导师是长J学者 , 某某求职时找到了有意向的高校 , 但是高校明确告诉他今年名额已满 , 最后自己导师出面一句话就增加了一个名额 , 顺理成章进入了某高校 。
?第二 , 海投简历也是不错的选择 。 因为求职之前你不确定自己能收到哪个高校的面试机会 , 所以只要是自己有意向的高校都可以尝试着投投简历 , 之后获得几个高校的面试机会 。
?第三 , 先确定城市后确定所在城市的高校 。 你要确定好自己以后工作的城市 , 是在沿海地区或者是北上广深 , 还是去西部地区 , 因为你选择了哪里的高校很大程度上你可能后半生就要在那里安家落户了 。
?第四 , 要综合考虑待遇和平台 。 一般而言 , 平台比较好的高校绩效考核压力更大 , 很多待遇都是通过绩效考核后才有的 , 好的平台待遇一般差一些 , 而一些三四线城市的院校平台可能就差一些 , 但是待遇可能会好一些 , 此时就需要自己综合考虑 。
?求教职时需要避开哪些坑:
?第一 , 问清楚住房补贴和公积金是怎么给 。 一些比较有良知的高校是住房补贴一次性直接发放 , 有的高校是月发几千 , 连续发几年 , 而比较坑的高校是需要你满足绩效考核之后才能发放 , 否则辛辛苦苦几年一切都是空 。
?第二 , 招很多师资博士后 , 工作几年满足要求后才能转正 , 这多半是坑 。 一般这种情况的高校都不把留校的条件讲清楚 , 到底有多少成果能留校、留几个都是模糊不清的 。
?第三 , 口头承诺得好 , 但最后不兑现 。 有些领导就是忽悠你来 , 说给你提供安家费、宿舍、年薪、项目 , 总之你来了什么都好说 。
?第四 , 非升即走 , 走了是否退回之前的补贴和资助 。

二、考公
对于博士来说 , 考公也是很好的选择 , 很多博士也走上了考公的道路 。 博士考公是有很多优势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