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蝶恋花三十首?宋词蝶恋花晏几道

晏几道 , 字叔原 , 号小山 , 北宋文人 , 晏殊第七个儿子 。父子二人是婉约派重要词人 , 在宋词发展史上被称为“二晏” 。
晏几道最擅长作小令 , 他的词作多描写相思离别等个人苦痛 , 极善言情 , 语言精妙 。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晏的一首《蝶恋花》 。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 , 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 。觉来惆怅消魂误 。
欲尽此情书尺素 。浮雁沉鱼 , 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 。断肠移破秦筝柱 。

晏几道蝶恋花三十首?宋词蝶恋花晏几道

文章插图
浅译:
在梦中我重至烟水迷离的江南 , 寻寻觅觅、 踟蹰而行 , 可纵使踏遍了江南每一寸土地 , 依然没能与你相遇 。梦中相思入骨 , 尝尽断肠滋味;梦醒入骨相思 , 怨恨痴情将岁月耽误 。
我的满腹愁情向谁倾诉 , 展开雪白的信笺 , 写下心中万言 , 可是雁飞在青天 , 鱼沉在深渊 , 满纸思念让我寄往何处?!只能将相思寄于瑶琴 , 移破筝柱 , 弹彻离弦 , 断肠之怨也不曾减少一分 。
浅析:
本词第一句中“梦入”两个字 , 诗人直述在梦中下江南 , 在江南流连是为了和离别的人相遇 。小山很多诗句都写到“梦” , 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来描写相思离别、表达魂牵梦萦的情感 , 例如:“梦后楼台高锁 , 酒醒帘幕低垂 。”(《临江仙》) , 再比如“梦魂惯得无拘检 , 又踏杨花过谢桥 。”(《鹧鸪天》)还有“无端恼破桃源梦 , 明日青楼 。玉腻花柔 , 不学行云易去留 。”(《采桑子》)
本词的开篇依然用“梦境”来表达词人深沉的感情 。诗人形容江南纵横交错的水路为“烟水路” , 一来刻画了江南山水迷蒙的景致 , 另一方面也描摹了梦境的虚幻与迷离 , 使得本词从开篇便被渲染了一种朦胧之色 , 无论是诗词中景致还是诗人的情感都被渡上一层虚幻之美 。
晏几道蝶恋花三十首?宋词蝶恋花晏几道

文章插图
二、三句在情感上诗人进行了一个转折 。在如画的江南 , 诗人寻寻觅觅 , 佳人却音信全无 , 这其间的失望与伤心无穷无尽 , 在睡梦中能向谁诉说?
失望与相思交织 , 使得诗人蓦然梦醒 , 回到了现实之中 , 在梦中相思蚀骨 , 醒来后依旧是入骨相思 , 诗人陷在深深的思念里 , 美好的年华也在这离别幽怨中蹉跎了 。
下片 , 诗人接续上片意脉继续描写相思 。
诗人将所有思念都写在纸上 , 可佳人杳杳不知所踪 , 就算是鱼雁近在眼前 , 满纸的情思也不知道寄向哪里 , 更何况鱼雁沉沉呢!
晏几道蝶恋花三十首?宋词蝶恋花晏几道

文章插图
过片三句 , 诗人尽述现实中的无奈 , 与上片联系起来看 , 佳人不知所踪此无奈之一;诗人魂梦相随 , 但是遍寻此无奈之二;纵使满纸相思可是鱼雁无凭此无奈之三 , 如此再三 , 诗人的情感被推至高潮 , 浓浓的相思意如何排遣呢?诗人将心事付与瑶琴 , 弹出悠长缓慢的曲调借以抒发离情别绪 , 一曲复一曲 , 弹遍了离歌 , 移破筝柱 , 仍然摆脱不了相思这张密密的网 。
筝是一种古老的乐器 , 大约在公元前四百多年就已开始流行 , 最早流行在秦国 , 所以古筝又称秦筝 , 此一类的弦乐器 , 一般用移柱来转调 , 本词最后一句结在“移破秦筝柱” , 可见诗人弹琴时间之长 , 所弹曲目之多 , 但是愁绪却未减丝毫 , 依然“断肠” , 这最后一句 , 表明了相思苦刻骨铭心 , 是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的 。
晏几道蝶恋花三十首?宋词蝶恋花晏几道

文章插图
本首小令 , 从梦里寻觅开始 , 至抚琴断肠结束 , 全词一气呵成 , 语言平直 , 情感极为浓郁 , 虽然也用“鱼雁传书”这样的古老典故 , 但写来并不显俗套 , 足见诗人纯熟的文字功力 。在相思怀人这一题材中 , 本首《蝶恋花》不失为一首佳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