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证腹痛也用太阴证治疗

103010第277条说“利己不渴者属太阴,故因其脏而寒”,暗示足太阴的脾病以“脏寒”为特征,包括脾胃虚弱、中焦虚寒 。所谓“阳明实为虚损太阴”,是指太阴病以虚证为主 。
太阴也有证据 。
虽然五脏的特点是“藏精不泻”,以气血不足为症,以补益正气为治,以保存潜能为养生,但临床上有时也会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 。如《伤寒论太阴病脉证并治》第二百七十九条:“此太阳病,经医学治疗逆转,腹满则痛,属太阴,桂枝加芍药汤为主;对痛苦大者,桂枝增加唐璜主体 。”
“反”字表示太阳病的原证属于表证不在,医者误用 。
表证错误导致什么样的证候?这不仅取决于表证的性质,也取决于用药的性质,更取决于患者的体质 。表热证误降,若有食多、痰多、饮多,可形成燥实之证,或实热胸痹 。如果表寒证失陷,如果里面没有实邪,不仅可以形成新的寒热错杂证;也可形成寒凝气滞、气血凝滞的腹痛 。
第279条含表寒之证,系足太阴脾气血郁结所致,故称“太阴实证” 。
误后出现的“腹满则痛”是表寒入胃,伴有腹泻,导致阴阳不和,气机不畅,经络不畅,血气停滞,故腹部胀痛;因为属于无形邪郁,气血积聚,时聚时散,有时滞性,所以其疼痛时轻时重,有时不 。
太阴腹痛的治疗
治疗上以桂枝加芍药汤为主 。桂枝汤具有散风寒养体、补中焦、调阴阳的作用,能促进气血运行,促进身体与机体的和谐 。
在103010中,白芍“味苦无毒,主要用于治疗因邪引起的腹痛、化瘀、散结、寒热引起的疝气、止痛、利尿、补气 。”
《伤寒论太阴病脉证并治》芍药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祛痹止痛,用于因邪引起的腹痛;2.寒热疝气破坚;3.利尿,用于各种排尿困难;4.养阴气,用于体虚乏力,呼吸不足 。桂枝汤中白芍的双重用途是解痉止痛,故可治疗虚表、气滞血瘀所致的脘腹胀痛 。
“痛大者,桂枝加大黄汤” 。与“时间痛”相比,“大真实痛”显然更好更严重,不仅在症状上,而且在现实中 。
关于“大实痛”,历代医家都有“表证不止,表证满”、“表邪入里,秽物过盛”、“表证不止,气血不通”的说法 。笔者认为“气血凝滞”的说法更接近本义 。
“大实痛”是在“时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由邪气郁结、经络不和、气血聚散所致 。在此基础上,“大实痛”是气血凝滞,经络不通所致 。如果只用桂枝加芍药汤治疗,其开郁通络的力度较弱,所以在此基础上,会加重黄疸,增大 。
桂枝黄汤加大黄有三个特点:一是用量少,只有二两,故可与白芍同用,以活血化淤
大枳黄汤与小建中汤的辨析
大枳黄汤和小建中汤治疗腹痛是一样的,只有一个区别,但侧重点完全不同 。
103010第100条说:“伤寒,阳脉涩,阴脉细,先用小建中汤治之 。”103010包含:“神疲、焦虑、心悸、腹泻、腹痛、多梦、四肢酸痛、手足发热、咽干口燥 。小建中汤为主 。”003010说:“女人肚子疼,小建中汤当家 。”
以上三篇使用小建中汤的原文都提到了腹痛 。“阳脉涩,阴脉弦”,表示气血不畅,弦表示经脉焦灼,所以会出现腹部剧痛;腹疼也可因五脏六腑、经络亏虚,气血不足而发生,可用小建中汤改善急迫感,补益气血 。
萧中汤,桂枝汤,特点是用白芍,调理阴阳,解痉 。它的效果是中性的,加入一升焦糖起到安抚和滋补的作用 。是以补气血、健脾、解痉为主的方剂 。用于治疗虚弱引起的气 。
血不足,经脉失养,不荣则痛得虚证腹痛佳 。
【太阴证腹痛也用太阴证治疗】而桂枝加大黄汤则是桂枝汤倍用芍药,又加大黄二两同煮,偏重于疏泄,是一首以行血除痹,舒挛缓急为主,补益气血为辅的方剂,用治气血凝滞、经脉拘急,不通则痛的实证腹痛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