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80岁了才出山一切都不晚?姜子牙70岁才出山全段

老当益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意思是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根据史书记载,姜子牙出生时,家道已经败落,为此姜子牙做过屠夫、开过酒店、卖过酒水等,由于一生蹉跎,大约60多岁时老婆与他离婚,几乎是一个标准人生失败者 。但在70岁或72岁时,姜子牙枯木逢春,遇见周文王,两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之后姜子牙一飞冲天 。周文王死后,姜子牙辅佐周武王,80多岁时在牧野之战中指挥大军 。
从姜子牙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到励志到不能再励志的人生传奇,姑且信之,但在三千多年前,姜子牙70岁出山,80多岁亲临战场指挥牧野之战,怎么都让人觉得违背常理,如今很多80多岁的老人别说上阵打仗了,就是长途跋涉都非常危险,那么史书记载的姜子牙年龄可信吗?
01:姜太公什么年龄出山?

姜子牙80岁了才出山一切都不晚?姜子牙70岁才出山全段

文章插图
关于姜子牙具体出山年龄,《史记》上没有记载,但其他史书文献上无一例外都是70岁以上,而且谈到姜子牙七十出山的荀子、尉缭子、孟子和屈原等都是战国名仕,人品有保障 。
《说苑·尊贤》记载:“吕望年七十钓于渭渚”,与“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年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齐 。”
《尉缭子·武议篇》记载:“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盟津,过七十余而主不听,人人谓之狂夫也 。及遇文王,则提三万之众,一战而天下定,非‘武议’安能此合也?”其中,“过七十余而主不听”后“及遇文王”,是指姜子牙曾在商朝为官,70岁时上书而商王不听,后来在72岁时遇见周文王 。
后来,唐朝李白的《梁甫吟》中有“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认为姜子牙八十遇见周文王,这应该是文学夸张,不足为信 。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著《史记》时,为了力求真实可信,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走遍大江南北,访问了无数人,既然司马迁没有采用其他书籍中的姜子牙出山具体年龄,是不是表示司马迁不认同70岁出山之说?
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是一个神秘数字,在古代有“至大无极”之意 。姜子牙或长相显老,或年龄的确较大,于是用“七十”来笼统表示姜子牙年龄,而姜子牙当时实际年龄可能要小得多,估计大约只有六十余岁 。不过,这只是推测,并无实据 。
02:姜子牙何时遇周文王?
姜子牙遇见周文王,历史上有三种说法,司马迁在《齐太公世家》中将之综合 。
一,姜太公钓鱼,周文王上钩
这一说法广为人知,司马迁记载有点颠覆姜子牙形象 。
《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 。”这里用的是“奸”,相当于姜子牙在大富翁出没之路上坐等,寻找机会与之来一次偶遇 。非常神奇的是,周文王外出狩猎之前算了一卦,卦象显示“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然后果然遇见了不凡之人姜子牙 。
姜子牙钓鱼相遇周文王之说,充斥传奇色彩,没有一点可供判断相遇时间的线索 。
二,周文王被囚,姜子牙救之
姜子牙80岁了才出山一切都不晚?姜子牙70岁才出山全段

文章插图
纣王囚禁周文王(西伯)后,周国臣子散宜生、闳(hóng)夭久听说姜子牙足智多谋,于是就请他参与营救周文王 。
姜子牙听说“西伯贤德,又一贯尊重关心老年人”,于是三人前去营救周文王,寻找美女奇宝,献给纣王,以赎取周文王 。周文王回国之后,才第一次见到姜子牙 。
《周本纪》记载,周文王被释放之后六、七年而死 。夏商周断代工程推断,周文王死于公元前1050年 。据此,姜子牙遇见周文王的时间应该是1056或1057年,放宽一些大概在公元前1060年之前 。
还有一个细节可以佐证,即姜子牙女儿叫邑姜,是周武王姬发的王后,史书没有记载邑姜何时出生,但周武王在公元前1043年去世之后,他们的儿子周成王还在襁褓之中,史云“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 。如果姜子牙见周文王是在公元前1060年之后,姜子牙发达了重新娶妻生下邑姜,在13岁左右嫁给周武王(参考周文王13岁结婚生子),然后在公元前1046年左右生下周成王,那么一切就说得通了 。
三,姜太公投周
《齐太公世家》记载:“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 。纣无道,去之 。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 。”
姜子牙原是纣王臣子,因为纣王无道,于是游说诸侯,没有遇到赏识他的人,最终去了周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