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产业需要“中医”思维

近来 , “互联网”思维模式、驱动市场的运作模式、推动传统行业的方法和策略逐渐成为人们热衷讨论、积极参与、乐于实践的主流创新创业模式 。如今 , 这种趋势正逐渐向中医药行业靠拢、接轨 , 甚至融合 。毫无疑问 , 这种思维模式指导下的运营形式和方法策略 , 必然会给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诸多传统行业带来新的活力 。但是 , 一个行业在未来社会和市场的潜力 , 根本上还是取决于自身的实力 。据此 ,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中医药领域相关工作的经验 , 提出“中医”的思路 , 旨在为促进中医药进一步回归本色、夯实基础提供思路和方法 , 希望能为中医药产业和学科实力提升尽绵薄之力 。
中医为什么需要""
纵观中医药行业的现状 , 时代的进步和学科的改革推动了不同领域的深入研究 , 产生了一批知识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成果 。但其实很多业内前辈和年轻学者都不太看好我们今天这个行业的发展 。一般认为 , 中医作为祖国千百年来的独特学科和智慧瑰宝 , 发展缓慢 , 始终强大 。不能借力打力 , 把握发展脉搏 , 是很多学者的主观感受 。笔者认为 , 这种现象与中医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科研创新等领域存在的三个明显弊端密切相关:
知识碎片化
笔者曾撰文《“三化”制约中医发展》(见2013年11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指出 , 中医过度分化对学科发展造成了一定危害 。学科的分化源于社会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 。但在学科分化的基础上 , 很多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因为学科分化而降低自我要求 , 为了服从分化的学科 , 个人知识体系固化 , 知识视野狭窄 , 知识传播单一 。最终导致中医从业者出现知识碎片化的倾向 , 进一步狭窄和局促了中医的教育、教学和科研 。
众所周知 , 生活问题 , 疾病的发生发展等 。医学涉及的是复杂而困难的科学命题 。针对这些科学命题 , 中医以整体观念为根本理念来建立应对它们的学科知识体系 , 与现代医学界日益重视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 。就像《黄帝内经气交变大论》说的 , “《上经》说‘一个上知天文 , 下知地理 , 下知人的人 , 可以长久 , 这就叫做’ 。”诚然 ,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知识背景下 , 医务工作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参与所有的事情 。但在中医基础领域 , 中医工作者要有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医知识体系 , 尽可能广泛地涉猎中医相关知识 。然而 , 在当今的中医药行业 , 研究和教育中存在许多奇怪的现象 。——有些会教中医诊断学的老师不会教中医基础理论 。有些学者在中医经典的教学和研究中只能承担《黄帝内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中的一项 , 而在很多学科上却无力涉足 。还有对方剂学一窍不通的方剂学老师或中医研究者的中医功底差 , 临床上不会举证的理论研究者或理论上不会解释的临床工作者等等 。这些都凸显了学科分化背景下中医从业者的知识碎片化现象 , 这显然是一种违背医学要求、违背传统医学观念的学科怪现象
专业本无可厚非 , 韩愈《师说》 曾有言:“闻道有先后 , 术业有专攻 。”但专长理应建立在理论知识的完整系统上而各有所长 , 而非是为了专业、专长而人为的局限缩窄个人的认知领域、知识获取渠道、思维行为方式 。这一人为降低要求的做法或许能使个人专业领域见地、理解乃至研究见长 , 但绝不利于个人学术乃至整个学科专业的良性发展 。历史上的中医先贤已然以身体力行告诉我们 , 他们能以某一方面专长而闻名历史 , 但他们没有人仅仅是因为专门研究诊断、外科、方剂、中药而成为专家 , 均是在深厚系统的知识理论背景基础上触类旁通、由博返约的就某一领域专门阐发而成名成家 。由此反观当今中医药行业 , 未有理论知识基础而先行人为的为个人圈定界限 , 涌现了大量的专家、学者 , 却越发少见甚或难见在学科里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大医 。由此可知专业固然应当提倡 , 但过度的专业化亦是制约学科发展的严重弊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