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人的“巴黎综合症” 巴黎综合症( 三 )
*
苏联和西方的爱情注定以失望告终 。一旦俄罗斯人可以自由旅行甚至移民,如果他们负担得起,他们可以永远住在巴黎 。渐渐地,巴黎不再是苏联的文化梦想 。有时候,对于90年代迷失方向的移民来说,这更像是一场噩梦 。新移民把自己喜欢的左拉和巴尔扎克的译本拖出俄罗斯后,突然发现与现实毫无关系,甚至尴尬 。原来“他们的”巴黎——他们的普世文化——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苏联对西方的文化想象已经成为“类似于苏联其他劣等事物的旧垃圾”...人们知道他们的文化偏好已经过时,他们的生活方式仍然很幼稚...他们致力于培养文化资本,却发现自己有两只手空空 。”他们觉得自己是西方文化遗产的“主人”,但事实证明,这种所有权只存在于他们虚幻的梦想中 。
吉尔伯德认为“苏联和西方的乌托邦一起解体”——这是她描述的悖论之一 。对西方文化的热爱并不包括否定自己的主权 。相反,热爱西方文化是苏联文化的象征,这是每一个受过教育和训练的苏联公民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任何来访的外国人被问到沃尔特·司各特或西奥多·德莱塞的小说时,都会证明苏联公民通常认为他们比土生土长的西方人更了解西方文化(或者至少是典型的苏联版本),更喜欢西方文化——他们是对的 。另外,他们觉得这种文化鉴赏能力本身就是他们国内文化的产物(他们有时称这种文化为“苏联文化”,有时称之为“俄罗斯文化”),他们是对的 。一些俄罗斯人喜欢资本主义,但吉尔伯德没有描述受过教育的俄罗斯人或苏联知识分子 。她描述的“所有权”类型,包括无形的和共享的文化产品集体所有权,看起来是资本主义的;但事实上,它无疑是“社会主义者”——尽管苏联后期的实践者通常倾向于避免使用这个词(怕听起来老套)——而且它完全符合苏联社会主义传统,这可以追溯到俄国第一个启蒙运动人民委员会的阿纳托利·卢纳查尔斯基(Anatoly lunacharski) 。
《有生之年看巴黎》是一本高度个人化的书 。作者是一位年轻的美国学者,是苏联后期俄罗斯犹太移民的孩子 。20世纪90年代,吉尔伯德和我一起在芝加哥大学学习,她现在在那里教授苏联历史 。)她的书有着电影《再见列宁》中苏联/共产主义者同样的怀旧风格 。但这个主题不是苏联本身,而是西方的视野 。这种西方文化的光环吸引了后世的苏联人 。潜在的怀旧情绪是因为苏联社会非常重视文化(包括但不仅仅是西方文化),培养了强烈的集体感情 。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为苏联的宣传者感到惋惜,他们辛辛苦苦这么久才让公民爱上苏联社会主义 。要是他们读过一点资本主义营销理论,掌握了稀缺即珍贵的思想就好了 。苏联宣传者错过了实现他们使命的机会 。直到苏联解体,宣传部换成了西式的广告和公关人员后,他们才开始怀念苏联社会 。
【苏联人的“巴黎综合症” 巴黎综合症】
推荐阅读
- 教师|宇宙的尽头,考教师编
- 明星|这些明星改变了我对“方脸”的偏见,高级显气质,而且越老越耐看
- |在职场上,别把“顺其自然”当成“最好”
- 防晒|马化腾的企鹅“瘦身了”,收入下滑,但是员工平均工资8.5万以上
- |领导问你“为何辞职”的时候,千万别说这些话,领导都会生气
- 刘奕君|“向往的生活”和师哥一起出海
- 美国|美国“番茄危机”悄然而至:高温干旱致农作物歉收
- 中国|中国“诺贝尔奖”揭晓:三位科学家获奖 每人675万元
- 生命|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蒸发了3/4 出现“生命之树”奇观
- 大学”和“学院”到底有什么区别? 学院与大学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