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云,给宜兴陶艺更多可能

|张碧云,给宜兴陶艺更多可能

文章图片

|张碧云,给宜兴陶艺更多可能

文章图片



2013年 , 张碧云从北京工商大学艺术设计系毕业 , 回到了宜兴丁蜀 , 从事青瓷的创作和装饰之余 , 便和父亲一起研究 , 将青瓷和紫砂结合起来 , 为紫砂创作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
宜兴青瓷
讲述张碧云的故事之前 , 我们先花费一点笔墨来讲述宜兴青瓷的事儿 。
众所周知 , “紫砂”是宜兴最闪亮的对外名片 , 但实际上 , 宜兴的“青瓷”始于东汉晚期 , 与紫砂一起列位宜兴“五朵金花”之一 。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 , 宜兴青瓷在国内外影响日隆 , 形成宜兴、龙泉二大青瓷并驾齐驱的局面 。
不同于龙泉青瓷 , 宜兴青瓷有两大特点:一是高温窑变釉 , 在1330℃高温下与基础青釉一次烧成 , 色彩斑斓 , 韵味天成 , 为宜兴青瓷所独有;二是青瓷高温釉中彩工笔彩绘技法和浓郁的文人画风格 。
当张碧云回到宜兴后 , 便师从青瓷前辈李阳春的传承人李荷生 , 跟着大师学习青瓷装饰技艺 , 将学校理论知识彻底转化为实践 , 这对张碧云来说 , 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
当然 , 张碧云做到了 。
她所制的青瓷拥有江南独特的风韵造型 , 釉面洁净莹润 , 质地细腻清雅 , 能重现“秘色”风华 , 也能色彩绚丽 , 展现着宜兴青瓷独特的魅力 。

张碧云青瓷作品之《和谐平安》
窑变
很快 , 新挑战不期而至 。
有一天 , 在“碧云青瓷”厂里工作时 , 她无意中将手中的色浆甩到了旁边的紫砂壶上 , 一时手痒 , 便就着在壶上画了起来 。 画完之后 , 才想起来 , 紫砂和青瓷的烧制温度不一样 , 直接进窑恐怕是会烧坏的 。
这时候 , 就轮到张爸爸出场了 。
她的父亲——张荣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传统柴窑烧制技艺和宜兴青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 他在陶瓷泥料、艺术釉料、造型与装饰设计、烧制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 , 对成型、釉色、烧成更是了如指掌 , “碧云青瓷”十几口窑 , 都是张荣发带人在烧 。
父女两经过无数次试验 , 试用过诸多紫砂泥料和釉水后 , 终于独创性的将宜兴紫砂与青瓷融合 , 搭配超高温柴烧工艺 , 创作出独一无二的青瓷窑变紫砂壶 。

张碧云作品之《紫玉传炉壶》
这款《紫玉传炉壶》 , 以紫砂传统手工泥片相接法成型 , 将青瓷工艺和紫砂之道结合 。 紫砂人称“紫玉金砂” , 青瓷宛如碧玉 , 作品赋予瑞云般的灵气和润泽 。 呈现玉润清华 , 古色生晖的艺术效果 , 让人在紫玉和碧玉的天地里遐想 。
青瓷窑变紫砂壶
作为观赏者 , 我们看到的一把把美轮美奂的“青瓷窑变紫砂壶” , 但对于张碧云父女来说 , 是他们一次次失败 , 数千次试验之后的胜利果实 。 没有人知道父女两到底折腾了多少材料 , 在不同的窑里试验了多少次 , 才总结出一套相对成熟的技法 , 但即便如此 , 想要烧出一把合格的紫砂壶依旧不是一件易事 , “成品率比较低 , 三、四把壶才能烧出来一把” 。
为什么这种壶会比纯粹的紫砂壶来的更为不易呢?
“一般要烧制三次 , 第一次用紫砂温度烧 , 第二次用青瓷还原烧制 , 第三次再用柴烧” , “像柴烧的话 , 用松木或者柏木产生的窑变都不一样 , 但就是这些变化让我们每一次开窑都很期待” 。
“这把是秘色珐琅彩装饰的 , 这把是釉里红的” , 在张碧云的工作室中 , 最近出窑的一批紫砂壶 , 运用了不同的技法 , 得到了各式各样的“紫砂壶” 。
但是 , 张碧云明白 , 紫砂壶之所以被称为品茶圣器是因为矿物质含量高和特殊的气孔所带来的透气性 , 所以她设计的青瓷窑变紫砂壶都有一个特性:青瓷仅做装饰 , 不影响紫砂作为壶的主体 , “我设计的紫砂壶 , 都是以紫砂为胎 , 用青瓷为装饰点缀 , 这样的壶又好看 , 又保留了紫砂壶固有的透气性” 。
到艺术中去
之后 , 张碧云又开发出了“堆彩装饰技法” , 这是一种创新的工艺技法 , “用笔以特制的色浆为材料在胚上特定部位逐步堆绘出设计的画面 , 这样就能将工笔写实题材的画面展现在青瓷或者紫砂上” 。
善用窑变和堆彩装饰技法 , 她和父亲合作的陶艺作品在整个行业中独树一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