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则

治则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对防治疾病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 。中医治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古代辩证法的整体观、运动观、矛盾观为指导,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中医防治疾病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
中医治则体系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根据治则抽象程度的高低及其在临床中的地位、作用,将其划分为治疗观和基本治则两个层面 。治疗观是治疗过程中最高层次的原则,其抽象程度较高,对医师的治疗行为起主导作用;基本治则是指导具体病证治疗过程的原则,是治疗观的具体化,对具体治疗方案、方法的选择与确定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治疗观和基本治则是治疗疾病过程中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大组成部分 。一般而言,治疗观具有抽象性、灵活性的特点,而基本治则抽象程度相对较低一些,针对性强一些;治疗观在治疗领域具有统帅作用,基本治则在治疗观的指导下制定,同时又反映治疗观;随着医疗实践的深入,治疗观不断丰富发展,相应地基本治则也不断充实、完善 。
【治则】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针对疾病与证侯的具体方法,治法更为具体和灵活多样 。审证立法,依法用方,故治法是制方、用方、选药的依据,各种疗法如针灸、推拿、外治、气功、食疗等,在具体运用中均须贯彻治法的精神 。治则指导治法的确立,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它由治则所规定,并从属于一定的治则 。所以,治法上贯治则,下统方药,承上启下,是中医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治法也有层次高低的差异 。高层次治法可称为一般治法,是针对不同种类病因病机提出的治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及后世所言的汗、吐、下、和、消、清、温、补八法等,当属于一般治法 。低层次治法可称为具体治法,是贯穿表里上下、脏腑经络的病理,结合病证特点,区别主次,具有具体化意义的治法 。如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清暑解表法、疏表祛湿法、疏表润燥法等均隶属于解表法;固涩法可分为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固脬缩尿、固冲止带、固卫敛汗、收敛止血、安胎止滑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