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人发型?唐代已婚妇女发型

发髻是古代妇女最常用一种发式,它们起源于夏商周,备于周,到了隋唐发展已达到了艺术的高峰 。所谓发髻就是挽束头发,将其盘结于头顶或头后 。由于挽束方式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各异 。
唐代妇女常用的发髻有:高髻、花髻、倭坠髻、坠马髻、闹扫妆髻、反绾髻、峨髻、低髻、小髻、乌满髻、囚髻、抛家髻、回鹘髻、凤髻、从梳百叶髻、反首髻、双髻、木髻、鬟、鬓等三十多种,形式虽多但总体上不外乎两种类型:一种梳于头顶,一种梳于脑后 。这里着重阐述一下高髻、花髻、倭坠髻、坠马髻、闹扫妆髻、鬟等比较典型的发式 。
初唐时身份较高的妇女,已一改隋代的平云式,单纯向上高耸,作成种种不同发展 。《妆台记》“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绾髻、乐游髻 。”上行下效,成为风气 。大臣曾请唐太宗下令禁止,唐太宗虽也加以训斥但后来又问近臣令狐德,妇女发髻加高是什么原因?令狐德以为,头在上部地位重要,高大些也有理由 。因此高髻不再受限制而更加多样化 。飞髻、朝天髻,都属于高髻 。初唐时,发髻一般都缠得比较紧,高高的立在头顶上,元微之在《李娃行》曾提及“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 。又如李贺的“峨髻愁暮云”等来形容当时高髻之高度 。当然一般的妇女的头发不足以达到这种高度,所以假发非常流行,在头发中加垫上木头做的假冠、发垫等,把头髻垫高,杨贵妃就喜爱用假发,当时叫它义髻 。
后来出现了所谓的蝉翼,即将鬓角处的头发向外梳开,形成极薄极开扩的一层,然后在头顶上做成一个高髻 。这时还有在头顶上盘成的球形双髻和扁形的斜髻, 也有把头发向左右梳开后在耳边梳成两个水滴状的垂髻 。

唐代女人发型?唐代已婚妇女发型

文章插图
垂髻
唐代女人发型?唐代已婚妇女发型

文章插图
武媚娘传奇中的垂髻垂髻,其形先将头发缕在脑后,再在其末端绾成一把,结成一个小团(髻) 。
【唐代女人发型?唐代已婚妇女发型】花髻是一种将各种鲜花插于发髻上作髻饰 。李白《宫中行乐词》有“山花插宝髻”之句;万楚《茱萸女》有“插花向高髻”等 。髻插牡丹,因唐人重牡丹,认为是花中之王,富贵之花, 特别是贵家之女更喜欢用牡丹花簪之髻上显示其妖媚与富丽 。《奁史·引女世说》记载:“张镃以牡丹宴客,有名姬数十,首有牡丹 。”周昉《簪花仕女图》反应的就是这种发饰 。除牡丹之外,还可以插各种小花,“柰花似雪簪云髻”(罗虬的《比红儿》),柰花是小的白色的茉莉花,插于髻上,使黑发白花更能相映出黑者更黑的对比作用 。这种装饰法,一直在名间传承,成为我国妇女发饰中的主要手段 。
唐代女人发型?唐代已婚妇女发型

文章插图
倭坠髻
盛唐时期,最为流行的是倭坠髻,把头发从两鬓梳向脑后,然后向上掠起,在头顶上挽成一个或两个向额前方低下来的发髻 。出土的盛唐女陶俑,大多是做成倭坠髻 。至今日本妇女穿和服时梳的发式,还是沿用唐朝的倭坠髻 。
中、晚唐时期,妇女的发髻出现了多种新式样 。唐德宗贞元末年,京城长安流行堕马髻,是种把头发挽到头顶上做成衣簇大髻,然后使它偏向一侧,形成像偶然得到的发式,活泼自然,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就出现了这种发式 。当时还流行的闹扫妆髻是种散乱向上的发式,白行简《三梦记》即有“唐末宫中髻,号闹扫妆髻,形如焱风散”说;也有说随意梳成的髻也叫闹扫妆髻;也做盘鸦 。还有一说是年轻的侍女们,经常把头发向左右分开,在头顶上做一排多个发髻的发式,非常繁缛 。
唐代女人发型?唐代已婚妇女发型

文章插图
武媚娘梳堕马髻发型
“丫头”、“丫鬟”就是来自于妇女的发式,妇女未成年时多将头发集束于顶,结成两个小髻 。其状左右各一,与树枝丫杈相似,故名“丫头” 。发展到后来“丫头”便成了年轻妇女的代称 。李嘉祐《古兴》有“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知”诗句形容少女挽鬟式 。
唐代女人发型?唐代已婚妇女发型

文章插图
丫髻
丫鬟与丫髻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一是丫髻是一个实心的发髻,而丫鬟则是一个空心的发鬟;二是丫髻往往高耸于发顶,而丫鬟则多垂于耳际 。在梳挽时,对于不同年龄的妇女也有所区别 。一般妇女在年幼时以梳丫髻为主,成年后则改梳丫鬟,到出嫁之日,再将发髻改为少妇的发髻 。如果已过婚龄而未嫁,那也只能梳鬟而不能梳髻 。由此可见,梳髻与梳鬟,是当时妇女婚嫁与否的一种标志 。杜甫《负薪行》诗云:“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至老双鬟至垂头,野花山叶银钗丫 。”描写四川夔州地区的妇女,因连年战乱,男丁减少,直到四十五十岁还没嫁出去,虽然两鬓已白,但仍梳着待嫁的发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