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话解读“中台”,我收藏后读了3遍

【51CTO.com原创稿件】随着互联网公司崛起,“中台”这个词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BAT 等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中台系统 。

大白话解读“中台”,我收藏后读了3遍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 Pexels
那么,什么是中台系统?它是如何诞生的?它长什么模样?我们为什么需要它?一串串的问题不禁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中台 。
什么是中台?
中台诞生
任何一个软件系统都是通过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来实现价值的 。针对不同的需求会建立不同的软件项目 。
这些软件项目包含客户端的应用和后台管理配置的应用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前台”和“后台”系统,而且大家都在乐此不疲地开发着类似的业务系统 。
但是,时间一长大家就发现了,这些系统中有一些部分大同小异,在做第二个项目的时候并不用将所有的功能重写,可以把之前项目中那些共有的模块拿出来,稍作修改就可以在新项目中应用了 。这就是中台的雏形 。
转动的齿轮
抽象和解耦是软件开发铁律,同样也适用于中台系统 。中台系统就是将“后台”系统中那些针对技术,业务,组织的通用“模块/服务”从原来固定的项目中抽离出来,并且使之能够成为一个自治的服务提供给更多的“前台”使用 。
中台就是“前台”和“后台”之间联动的齿轮,也是:
  • 调节器:前台业务变化快,后台系统相对比较稳定,中台就是他们中间的速度调节器 。
  • 加速器:新业务上马,接入中台即刻享受服务,不用 0 开始 。
  • 稳定器:前台业务多如牛毛,后台数据排山倒海,而中台提供各式各样的接口对接两者使用户享受稳定可靠的服务 。
 
大白话解读“中台”,我收藏后读了3遍

文章插图
 
“中台系统”犹如齿轮,带动“前,后台系统”飞速转动
中台的分类
中台是一种能力的抽象,这种能力可以是业务能力,技术能力,数据能力甚至是组织能力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对其进行分类 。
大白话解读“中台”,我收藏后读了3遍

文章插图
 
中台分为如下几类:
  • 业务中台
  • 技术中台
  • 数据中台
  • 组织中台
①业务中台
业务是根本,特别是用户的核心业务 。对于中台来说需要针对业务进行颗粒度划分 。例如:客户服务,结算中心,订单中心 。
如果业务发生变化需要对上述服务进行拆解,例如:将结算中心拆解成支付服务和核销服务 。
这样的分类和拆解是为了更好的支持前台,给前台业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从而为用户组合出更多的使用场景 。
这类平台的提供者一般在某一个行业深耕多年,积累大量的行业知识 。
大白话解读“中台”,我收藏后读了3遍

文章插图
 
业务中台:根据业务对服务进行划分
②技术中台
作为技术人员接触过最多的就是技术中台,通常我们会将服务进行拆解通过微服务的方式重新组织 。
每个微服务都是自我治理的,通过服务注册,服务网关,服务跟踪的方式让他们形成一个整体 。
技术中台的划分通常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是基础服务,这些服务针对整个系统来说相对通用,如:日志服务,安全服务等等 。
第二个就是业务服务,这些服务都针对每个业务模块做划分,通常这些服务会根据业务的变化或者增量进行更新或者横向扩展 。
这类平台的提供者,一般都是科技型企业,涉及过多个行业,对基础组件和模块的应用得心应手,往往他们设计出来的中台架构性能和可靠性方面比较优秀 。
大白话解读“中台”,我收藏后读了3遍

文章插图
 
技术中台:利用微服务,DevOps 给前台提供支撑
③数据中台
数据的获取通常需要经过数据采集,数据清洗/过滤,数据存储,数据归档几个步骤,最后才能通过数据服务的形式展现给用户 。
特别是针对客户端来说,同时通过数据中台提供的服务来获取数据的 。数据中台会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生成不同的数据服务,满足客户的需要 。
提供类似平台的企业进入 IT 信息化的时间比较早,积累了一大批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可以助力业务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