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与月球正面相比 月球的正面和背面
探测
直到1950年代晚期,我们对月球背面认识依然很少 。月球的天秤动让我们得以惊鸿一瞥的看到很有限的月球背面的边缘 地带 。但是这些地形都以低角度出现,阻碍了有效的观测(这样的观测很难确认一个环型山的范围)背面仍有82%的表面是在未知的状况下,并且其特性完全未被 探测过,
文章插图
经由天秤动可以看见月球背面特征的一个例子是东方海, 这是一个突出的撞击盆地,几乎跨越1,000千米(600英里),但直至1906年这个地形才被德国天文学家Julius Franz给予命名 。这个盆地的本质直到1960年代将整体的形状投影到一个球体上时才被现 。它是在1967年才被月球轨道器4号拍摄到完整的细节 。
在1959年10月7日,前苏联的太空船月球3号传 回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东方海是解析出的18个地形特征之一涵盖到三分之一从地球看不到的部分 。影像经过分析之后,苏联科学院在1960年11月6出版 了第一份的月球背面地图,它包含了500个可分辨的景观特征目录 。一年之后,前苏联以月球3号为基础,制做了第一个月球仪(比例为1:13 600 000),包含了从地球上无法看见的月球背面特征 。在1965年7月20日,另一艘前苏联太空船探测器3号传送回25张画质非常好的月球背面照片,有比月球3号高了许多的分辨率 。特别是,它们显示有着长数百公里的链状陨石坑 。在1967年,在莫斯科出版了第二部份的月球背面地图 。以探测器3号的资料为基础,目录中包含了4,000个新发现的月球背面地形 。在同一年,由苏联发布了第一份完整的月面图(比例为1:5 000 000)和修订的完整的月球仪(比例为1:10 000 000),呈现了95%的月球表面。前苏联的太空船在月球背面地形的发现上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因此苏联的科学家得以挑选这些地形的名称这引起了一些争议,国际天文联合会保留了大部分的名称不变,而且稍后并依此建立起月球背面的命名规则
人类首度亲眼看见月球背面是在1968年的阿波罗8号任务,太空人威廉·安德斯的描述如下:
背面看起来像我在孩提时玩过一段时间的沙堆,它们全都被翻起来,没有边界,只是一些碰撞痕和坑洞
从此之后,从阿波罗8号和阿波罗10号一直到阿波罗17号的所有太空人都曾看过月球的背面,并且有许多月球太空船拍回照片太空船在飞进月球背面时,和地球直接的无线电通讯会暂时中断,必须等到飞出轨道之后才能恢复通讯 。在阿波罗任务时,服务舱的主引擎必须在月球背面的时候重新点火,在太空船重新出现之前,控制中心都会为此而非常紧张
美新登月计划:专门绕到月球背面去探秘
仰望夜空,人们可以看到月球"芳容"殊不知,人们看到的只是月球正面,即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 。而月球背面却一直没有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近日,美国航天局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未来10年内,美国将运送宇航员登上月球背面 。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网络版19日报道说,根据这一计划,美国航天局将建造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箭帮助人类登上月球背面 。负责运送母船和登月车的这枚巨型火箭将与另一枚运送宇航员的小型火箭在地球轨道对接对接成功之后,宇航员将乘坐母船直奔月球背面,而巨型火箭将留在地球轨道上环绕地球飞行 。
这一计划是美国总统布什两年前提出的"重返月球"项目的一部分,上周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举行的一次航天科技会议上正式出台 。报道援引计划内容说,第一批4名宇航员将登上月球背面,收集月球上的岩石标本,进行科学实验,特别是要考察月球背面是否存在水,因为水对于未来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至关重要 。
这次登月计划的规模要比"阿波罗"计划大得多,整个计划将耗资约560亿美元 。
美国宇航局还计划把宇航员运送到月球表面的山地和月球南、北极地区 。这样一来,美国将建立一个能让宇航员到达月球表面任何地方的系统 。美国宇航局登月计划主管约翰·康诺利说:"宇航员登月后收集到的岩石标本和进行的科学实验将有助于人们了解月球的起源和构成,以及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条件是否具备 。"
月球背面由于远离地球,一直是一片不为人知的神秘地带 。根据科学观测,月球背面布满了巨大的陨石坑 。在"阿波罗"年代的技术条件下,根本无法在月球背面着陆 。更危险的是,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着陆时,将失去和地球的无线电通讯联系 。
推荐阅读
- 喝茶对熬夜的作用,枸杞苦瓜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 春季老犯困的原因有哪些 或与夜间睡眠不足有关
- 月亮与海王星呈90度 海王星是不是离太阳最远
- 苦丁茶有保质期吗,苦丁茶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 红枣桂圆茶功效与作用,红枣枸杞桂圆茶喝多了会上火吗
- 喝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大麦茶的功效与作用
- 你不可不知的外星人与ufo之谜 ufo是外星人吗
- 花草茶的挑选与保存,花草茶怎么挑选
- 喝鸡蛋茶的功效与作用,鸭屎茶的功效与作用
- ISC2020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分论坛亮相,加速车联网发展与安全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