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变身保健茶 数百万毛利显效益

王志锋(左)在桑园里向农户介绍桑芽的采摘部位 。
说起桑叶 , 大脑里跳出的第一个字符就是蚕 , 似乎桑叶专为蚕而生 。抛开养蚕不说 , 桑叶还能做什么?淅川县寺湾镇黄楝树村的朱家臣给出的答案很简单 , “把桑叶卖给王志锋 , 一斤一块二 , 我家5亩桑园 , 去年就卖了3万多块呢!”和朱家臣一样 , 把桑叶卖给王志锋的 , 还有夏湾村、前营村、上街村等地的300多农户 。
王志锋收购桑叶干什么?9月3日 , 带着疑问 , 笔者走进淅川寺湾 , 特意拜访王志锋 。
6年研究 桑叶茶终面世
采访还没开始 , 王志锋先请笔者一行品尝桑叶茶:“这是刚刚研制好的新品 , 大家尝尝 。”没有想象中桑叶特有的青味 , 不似龙井、毛尖的茶香 , 碧绿的汤色中氤氲着一种淡淡清香 。
王志锋介绍 , 为了这淡淡的清香 , 他花费了6年光阴 。早就知道桑叶药用价值高 , 可2007年王志锋炒制的首批桑叶茶 , 汤色晦暗似药 , 又青又涩又苦 , 连他自己都不想喝 。但他没有放弃 , 反复研究 , 比对广东、北京等地的桑叶茶 , 在设备和工艺上不断完善 , 还请来了信阳、桐柏等地的炒茶师傅 。2009年、2010年、2011年 , 虽经不断改进 , 但炒制的桑叶茶还是去除不了桑叶的青味 , 更谈不上如茶般的清香了 。
炒茶师傅们一起研究 , 断定是杀青工序处理不到位 。知道了问题所在 , 王志锋便在杀青时间和温度控制上不懈努力 , 桑叶茶的口感不断改进 。前不久 , 新炒制的桑叶茶终于摒弃了6年来如影随形的青味 , 并带着一种桑叶特有的清香 。“有了这清香 , 才算是茶 。”王志锋说 , 一股子桑叶青味的茶只能算是保健饮品 。
30年弄桑 谙熟桑叶习性
淅川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 , 1983年前后 , 寺湾开始规模发展湖桑 , 当时主要是用来养蚕的 。到1997年 , 桑园面积达到两万多亩 , 养蚕农户达3000多户 。
养蚕不仅用工量大 , 蚕茧的市场行情还不稳定 , 价格好的时候 , 一亩桑园养的蚕能卖27002800元 , 行情差的时候 , 辛苦一季也就是千把块钱 。近年来 ,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力越来越多 , 养蚕的农户越来越少 , 桑蚕的饲养量锐减 , 大片桑园闲置 , 部分农户甚至毁掉了桑园 。
眼瞅着大片桑园要惨遭厄运 , 跟桑蚕打了20多年交道的王志锋看在眼里 , 急在心头 。桑叶 , 他太了解了 。传统的中医学认为 , 经霜的桑叶可入药 , 有去热止咳、利水清血等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 桑叶中有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等多种药用成分 , 具有降血糖、血脂、血压 , 抗病毒 , 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 。
2007年 , 王志锋和几位植桑大户一商量 , 既然养蚕不行 , 咱干脆开发桑叶的药用保健功能吧研发桑叶茶的道路由此开始 。
300万毛利 桑叶效益初显
【桑叶变身保健茶 数百万毛利显效益】把目光定格在桑叶上的王志锋 , 顺势成立了桑蚕科技开发专业合作社 , 致力于桑叶的研究 。
“桑树中上部的成熟叶做茶 , 顶部的嫩尖和嫩叶做菜 。”王志锋指着桑树枝条上的叶子说 , “现在 , 桑叶在我们这里一点都不浪费 , 桑叶茶、桑芽菜用剩下的桑叶 , 也都被药商收走了 。”
在合作社的生产车间 , 王志锋介绍 , 去年新上了桑芽菜生产设备 , 实现了清洗、杀菌、蒸汽处理、包装等工序的流水线作业 , 新采集的桑芽当天就能全部加工成桑芽菜 , 确保成品色泽碧绿、口感脆嫩 。“产品通过湖北的一家商贸公司 , 全部出口到韩国 , 年产25吨 , 远远满足不了人家的需要 。”
相对于桑芽菜的漂洋过海 , 桑叶茶则更多地销往当地市场 。消费者大多是冲着桑叶的药用价值来的 , 客户多是通过口碑相传 。近几年来 , 桑叶茶销量从无到有 , 从小到大 , 再到供不应求 , 今年春天 , 合作社生产了两吨桑叶茶 , 到现在已经没有一点存货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