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伴史笔 两岸茶文化脉相承

汕头与台湾由于地利之便历来交往濒密,人口、经贸、文化等的交流使两地可用“亲密无间”来加以形容 。台湾的许多文化风俗与潮汕及至闽南一带有极俱相似之处,溯源则是同宗,包括饮茶风俗均为工夫茶风 。
说来也巧,近日翻读“旧”书,有一本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的《雅堂笔记》(2005.广西人民版),我被其中一则《茗谈》吸引住了,字里行间,透露着两岸茶风茶俗的一脉相承,正印证了台湾与潮汕饮茶风的一致 。
连横在《茗谈》中写道:“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 。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见待客 。武夷之茗,厥种数十,各以岩名;上者每斤一二十金,中亦五六金;三州之人嗜之;他处之茶,不可饮也……安溪之茶曰铁观音,亦称上品,然性较寒冷,不可常饮;若合武夷茶泡之,可提其味……孟臣姓惠氏,江苏宜兴人;阳羡名陶录虽载其名,而在诈者三十人之外;然台尚孟臣,至今一具尚值二三十金……台湾今日所用,有秋圃、萼圃之壶,制作亦雅,有识无铭;又有潘壶,色赭而润,系合铁沙为之,质坚耐热,其价不逊孟臣……品茶之时,既得佳茗,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杯宜浅不宜深,茗则新陈合用,茶叶既开,便则涤去,不可过宿……”台湾有很多潮汕人以及漳州、泉州人,带去了饮茶习俗并影响至整个社会生活,于是“茶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 。翁辉东在《潮州茶经·工夫茶》中也指出,茶品“潮人所嗜,在产区则为武夷、安溪”,武夷岩茶和溪茶至今仍是汕头人的上佳之选;至于壶,翁文中认为“潮人最珍贵者,为孟臣、铁画轩、秋圃、小山、袁熙生等 。壶之样式甚多新颖……壶之采用,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 。”台、潮茶俗如出一辙 。潮州生产的红泥手拉壶(台称汕头壶)在台湾茶人中也备受推崇 。
【茶香伴史笔 两岸茶文化脉相承】我曾多次说到台湾茶,它在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中风头正劲 。“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饮料,地有南北,海有两岸,但无论是天涯海角,只要是同胞,都喝中国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但愿我们中国人能早日迈向富强康乐的现代化国家之林,海峡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真所谓‘两岸品茗,一味同心’ 。”(范增平《台湾茶文化论》)茶为国饮,我们期待着茶香伴史笔再谱两岸新篇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