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茶风波曝茶产业链畸形利益分成格局

与大部分官方机构对茶叶“农残超标”的回应不同,长年从事茶叶经营的王军(化名)有他自己的看法 。
王军告诉《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农残超标长年以来都是悬在茶产业链上的一颗定时炸弹,其背后反映的是茶农利益与渠道商利益的冲突 。”
这颗定时炸弹因为绿色和平组织4月11日和23日的两份报告而被引爆 。根据4月11日的报告显示,“ 国内九大品牌茶叶企业的18种茶叶样本全部含有农药残留,少的含有3种农残,多的有17种,总共检出的农药有29种,不少样本检测出违禁农药残留 。”
在此之后,多家媒体开始奔赴产茶基地,调查茶农使用农药的状况,而这些调查显示,“虽然一些剧毒农药包括水溶性农药已被国家禁止,但在部分地区这些农药仍然被茶农所使用 。”
然而,有意思的是,茶叶“农残超标”问题的源头发生在种植端,但绿色和平组织所“捅出来”的品牌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渠道商,他们并不参与种植,这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有“毒”茶叶的板子,到底应该打在谁身上呢?
大部分茶叶品牌自己不种植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茶商十大品牌中,虽然不少属于经营茶叶的世家,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做茶叶连锁的历史,但种茶出身者却很少 。”
与时下中国很多产业流行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不同,在茶叶产业上,种植端(茶农)、生产端(茶厂)、渠道端(茶商)更多地仍是各自为政,还没有出现一家“茶叶大鳄”能控制全产业链的情况 。
“这暗示了中国茶叶产业依然潜存的巨大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为系统的茶叶质量监督体系留下了隐患 。”王军语重心长地说 。
王军告诉采访人员,“这些品牌商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渠道商,他们并不参与种植,只是从茶农手里购买‘茶青’,然后交给工厂生产制作,或者干脆直接从茶厂手里购买茶叶,在购买过程中,他们更多地关注的是茶叶的口感,而不是品质,也不会花太多精力在农残是否超标的问题上 。”
著名品牌专家谢付亮表示,“茶叶品牌的基础是产品品质,产品品质是做好茶叶品牌的必要条件,没有好的产品品质做基础,其他所有的工作终究是枉然 。”
可是,对于品茶人来说,最直接的要求就是“口感”,所以茶商们理所当然地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这一方面;而对于“农残”问题,虽然心知肚明,但是由于解决起来不但耗费成本,甚至可能会抱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长期以来,“农残”成了行业内部的秘密 。
几年以前,采访人员曾采访过御茶园的老板 。他告诉采访人员,“国内的茶企业大部分都处于分散经营的时代,远不及中国元明清时代茶企业的规模,还只能专注于产业链上的某一个环节 。”当时,御茶园的目标是向上游种植领域扩张,以此提升茶叶本身的质量和品质,同时也为其规模化开店铺垫道路 。
但茶商要向上游扩张,将会面临两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资金的问题,二是与茶农的合作问题 。因为好的茶叶必须要手工采集,因此茶商向上游扩张必须了解茶农的生活方式及生产的特色,尤其要了解茶农的心理及其地区文化 。
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茶商十大品牌中,虽然不少属于经营茶叶的世家,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做茶叶连锁的历史,但种茶出身者却很少 。”这意味着,茶商要与茶农联手,中间还存在着一道厚厚的屏障 。
如果说资金和文化的问题只要努力就有望解决的话,更重要的一个现实阻力是:茶商向上游扩张缺少利益的驱动 。因为,渠道商已经占据了产业链条中的绝大部分利润 。
据了解,在目前的茶叶产业链上,渠道商最赚钱,占据了绝大部分利润;其次是茶厂,而茶农能获得的收益非常有限,是属于最不赚钱的环节 。然而,就是这一环节,直接决定着茶叶的质量和品质 。
北京马连道茶城的一位茶商告诉采访人员,“对于一个中等规模的茶商来说,经营茶叶的利润可以保持在50%100%之间,而对于那些更大规模的茶商来说,利润率可能会更高 。”
“茶商经营的一个重要规则在于,如何以更低的成本购买并加工出口感更好的茶叶 。所以,虽然一些茶商购买有检测茶叶农残的仪器,但企业逐利的本性让其关注点并不在于此 。”
上述茶商同时告诉采访人员,“在‘毒茶风波’中,茶商尽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茶叶不好卖,有些茶叶的销量甚至会掉下一半左右,但事实上,茶商的这些损失最终还是会转嫁到茶农身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