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 。——雨果
自闲在幽谷,祈降尘世中 。剑叶碧簪素蕊洁,冰肌玉心融 。
清香染满堂,淡雅风雍容 。虽是岁寒霜雪夜,芬芳胜春浓 。
这首诗是张爱萍将军,于1974年写给夫人李又兰的诗《咏四季兰》,里面字字句句都在称赞着爱妻 。李又兰被称为“军中幽兰”,她高洁典雅、美丽大方、戎马一生,同张爱萍将军携手了六十余载风雨岁月,白首到老 。
文章插图
图|1945年,张爱萍、李又兰在淮北半城杜巷新四军4师师部合影
说到两人相识相恋的过程,还要回到1942年1月下旬 。当时,华中局在苏北阜宁单家港召开会议,新四军旅级以上干部都参加了会议 。李又兰担任了会议的速记员,会议开始后,陈毅军长讲了话 。
张爱萍这时担任第三师副师长,也参加了会议 。在会议间隙,有个同志提议,让原第九旅旅长张爱萍,上台讲讲第九旅如何在艰难对敌环境中,从一支游击队发展为新四军主力部队的?张爱萍被点名上了台,他并没有准备稿子,上了台向台下的同志们敬了一个礼 。
张爱萍对第九旅发展的历史,都了然于胸,把经验滔滔不绝地告诉了与会的同志们 。他的发言条理清楚,实事求是,既讲了第九旅遇到的困难,也讲了第九旅取得的成绩 。张爱萍讲完话,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第九旅的经验对其他兄弟部队来说,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
第二天一早,一位新四军女战士,给张爱萍送来他昨天发言的记录稿 。张爱萍一眼看去,这个记录稿字体工整、笔迹秀丽 。他仔细一读,发现记录稿记录的内容条理清楚,和自己表达的意思一致 。
如此仔细的记录稿,引起了张爱萍的注意,他抬头看了看送记录稿的女战士,只见这位女战士身材高挑,容貌清秀,一双大大的眼睛 。这位女战士给张爱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天他一打听,才知道这名姑娘叫李又兰 。
文章插图
图|李善祥
李又兰,宁波小港镇人,出生在一个爱国商人家庭 。李又兰的父亲李善祥,是一位爱国实业家,一生都在实业救国 。他1912年为了发展国家的实业,选择辞去镇海县县长的职务,带着妻子和子女去往锦州地区创业 。
他在辽西地区创办了恒康农场,引进西门子发电机,开办商号、油坊 。他在东北地区第一次实行股份制经营,第一次使用农业机械耕种,第一次在盐碱地种植水稻并获得成功 。他在锦州郊外开垦土地,打上了几十口井,种植苹果,并培育了红元帅、国光苹果等品种 。
李善祥是一个商业奇才,但是他没有只顾及自己的财富,而是选择回馈社会 。他创建耕余学院,其中有小学、中学、大学,让贫寒家庭成绩优异的孩子免费读书学习 。这样一位爱国商人,他从小教育孩子们,不是教育儿女们如何经商?如何赚取更多的财富?而是教孩子们要“爱国” 。
从小李又兰就听父亲讲蔡锷反抗袁世凯称帝,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等英雄故事,这些也在幼时李又兰心中埋下了救国救民的理想 。这其实就是李善祥一生所做的事情,他又把爱国的思想,传承给自己的儿女们 。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一百二十多万平方公里国土沦陷敌手,东北三千多万同胞备受日寇欺辱 。
李善祥在锦州地区大名鼎鼎,日寇拉拢李善祥,让李善祥担任锦州“农会会长”,被李善祥断然拒绝 。李善祥带着家人回到故乡小港,他积极为抗日事业出钱出力,还为前线抗日的伤员们修建了一所医院 。
李又兰是李善祥的掌上明珠,从小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并不是娇滴滴的富家千金 。她关心着国家大事,在父亲鼓励下,和自己的姊妹们开始组织抗日宣传队、救护队 。后来,李善祥更是送孩子们去往抗日第一线,李又兰姊妹像古代花木兰“代父从军”一样,在狼烟四起、祖国危难的时刻,义无反顾来到抗日前线 。
文章插图
图|1939年李又兰打网球照
李善祥四位上前线的儿女中,有两位曾进过集中营,有两位也经历了九死一生 。建国后,李善祥则把东北的全部产业,无偿捐献给国家,李家为祖国献出了一切 。李又兰同张爱萍第一次见面,并不是在1942年,而是更早之前的1938年 。当时李又兰等进步青年来到武汉,想要通过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去往革命圣地延安 。
推荐阅读
- 便秘还用“开塞露”?你out啦
- 春晚《只此青绿》火了!山水如画的祁连,“青绿”便在家门口!
- 教师|教育部通知:教师工资将实行“新方案”,家长却拍手叫好
- 白敬亭|内卷or躺平?白敬亭说自己代表其中一种:“自来卷”!
- 夏季储存食物有技巧 4招谨防“冰箱病”
- 三伏天应对“苦夏”的锦囊妙计
- 夏季如何防暑 “5多”不能少
- 初中生优秀作文:“友谊”话题作文 以友谊为话题的作文
- 如何正确使用冰箱,避免“病从口入”
- 刹车失灵,国产Model3被撞毁,特斯拉失控加速屡有“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