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个黑白铁器时代
【留住个黑白铁器时代】近些年,城市中的平房逐渐消失,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不知不觉间,很多当年大杂院时代特有的老物件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中包括原先一到冬天便随处可见的烟囱等黑白铁手艺 。
家住河东区的市民张明轩特别怀念那个自己用一把铁锤、一张普通铁皮,制作出形态各异的生活用具的年代 。如今虽然住进了楼房,很多曾经住平房时使用的老物件已不再使用,不过,从2009年开始,他将自己当年制作过的煤球炉、蜂窝煤炉子、马蹄壶等生活用具做成袖珍小摆件,重温了那段历史,也为人们留住了这门朴实的黑白铁手艺 。
张明轩制作的袖珍蜂窝煤炉子上,不仅烟囱、煤铲等一应俱全,轻轻打开蜂窝煤炉的盖子,里面有用木头制作的黑色蜂窝煤,在炉子的后端则是风挡 。一个能放在手中把玩的火锅、火柴棍儿大小的全套炒勺看着张明轩家中这些袖珍物件,时光仿佛在眼前倒流,一切又回到了三四十年前 。
说到制作这些袖珍摆件的初衷,张明轩回忆,2009年的时候,他的小孙女跑来问:爷爷,什么是蜂窝煤炉子呀?它长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一出,张明轩就想到,孙女出生于1993年,那时的冬季,很多家庭都已使用暖气取暖,孩子从没见过老式的取暖工具 。于是,他突发奇想,要做一个炉子让孙女看看 。
张明轩制作这些小摆件的手艺,在民间被称为黑白铁活儿,这是旧时民间小作坊对铁件和铁板加工手艺的叫法 。在现代工业中,人们把用金属板材制作工件的人,统称为钣金工 。
提起黑白铁活儿,今年70岁的张明轩与这门老手艺有着几十年的情缘,我们那一代人,年轻时总想着自己要学一门手艺,不仅自己生活方便,家里需要时也不用求人 。正如他所说,过去家家都不富裕,从冬天家中取暖用到的炉子、烟囱,到平日用的水壶,很多都是人们亲手制作的 。张明轩年轻时学过木工,后来到工厂加工机械零件,由于他细心又善于思考、触类旁通,虽然没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但一点点摸索着学成了如今这门黑白铁加工手艺,一做就是几十年 。
如今,张明轩依旧秉承着这种节俭的生活理念,他制作的小铁锨,手柄用的是废旧的秤杆,那些袖珍小摆件,材质锃亮、工艺精巧,用的是封阳台时剩下的不锈钢边角料
在张明轩的家中,吃饭用的勺子、桌上收纳废物用的小簸箕、摆弄盆中花草用的小铁锨,以及厨房的置物架,都是他亲手制作的 。实际上,这些物品只是他几十年手艺的冰山一角 。
张明轩回忆,年轻的时候,除了平日上班,闲暇时候的他很忙碌:那时人们总是互相帮助,比如同事准备结婚做家具,我帮忙刷漆;过冬前,要自己做炉子,我家兄弟姐妹8个人,他们各家用的取暖炉子,是我一个一个做出来的 。
除了热心助人,张明轩的手艺也见证了几十年生活的变迁 。他曾制作过一个缝纫机架子,通过这个架子,将缝纫机镶嵌在写字台里,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那时住房条件紧张,一家人蜗居在9平方米的小屋里,节省空间是他设计家居物品的首要宗旨 。他还设计制作过一个拥有两个炉门的炉子,一个炉门可以烧煤,另一个炉门可以烧劈柴、废纸等各种易燃物品,对此,他解释说,那时家中经济条件有限,既得省煤,又要让一家老小随时都能有热水用,于是,他便想出了这种让废物循环利用的法子 。
如今,张明轩依旧秉承着这种节俭的生活理念,他制作的小铁锨,手柄用的是废旧的秤杆,那些袖珍小摆件,材质锃亮、工艺精巧,用的是封阳台时剩下的不锈钢边角料 。
张明轩觉得,虽然时代变迁,但几十年来依旧没有放下这门老手艺,最大的好处就是生活中凡有个性化需求,自己动手敲敲打打就能完成,但需要注意的便是,在楼房里干活儿,尽量不要吵到邻居
他说,这些小摆件大多是靠手工敲打成型的,制作前要画一个图样,由于其中的很多物件并不是规则的四边形,比如马蹄壶流线型的壶身展开在图样上是一个扇形,而壶嘴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这给画图增加了难度 。按照图样下料之后,让金属材料成型的过程主要依靠不断敲打来完成,细小的衔接部分则需要手工折压,相互扣紧 。
在多年的制作过程中,张明轩有了一些独特的创意,比如他制作的蜂窝煤炉子,在炉子的后端是摆动的风挡 。制作风挡的时候,他按照炉身上为风挡留出的孔洞设计成一种可推拉的结构,这样制作的风挡不仅严实,并且有利于控制火力大小 。单纯制作这种特殊结构,就需要耗费大半天的时间 。
推荐阅读
- 一斤月饼有几个 月饼一盒几个吉利
- SSLH:让 HTTPS 和 SSH 共享同一个端口
- 一个进程开启多少线程最好
- 宝宝咽喉炎反复发烧
- 宝宝四个月积食小妙招
- 去惠州罗浮山哪个寺庙最好 梅州灵光寺风景区
- 表明你已经做好升职的准备了 一个人要升职的预兆
- 中等收入|偏理科怎么选专业?30个热门理工专业逐一详解(下)
- 几个装修小窍门让你打造最美家居
- 躲春可以两个人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