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茶的出路在大陆】
“茶是和平和谐和睦的饮料 , 茶和两岸 , 合作双赢 。近些年来 , 台湾茶遇到发展瓶颈 , 现在又面临金融危机 , 雪上加霜 , 台湾茶业何去何从 , 出路何在?我认为 , 台茶的出路在祖国大陆 。在台湾我多次大声呼吁:台茶应该大胆西进 , 抢占大陆内需市场 。日前 , 在漳州天福茶学院内 , 茶学院创办人、台商李瑞河先生接受笔者专访时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
台茶出路在大陆
李瑞河先生5月初刚从台湾归来 , 他说 , 这次回台湾 , 主持召开了“台湾茶业发展论坛 。论坛于4月27日在台湾省苗栗县竹南镇天仁茶厂举办 , 邀请岛内茶业公司、茶业同业公会、茶商公会、农会、茶业改良场等108位业界人士与会 。探讨岛内茶叶发展 。李先生作了主旨发言 。呼吁台湾制茶产业大胆西进 , 以台湾茶的优势抢占大陆内需市场 , 并解答大家提出的疑问 。他的呼吁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同 。
李瑞河说 , 台商的广阔天地在祖国大陆 , 台茶的出路也在大陆 。大陆自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 经济飞速发展 , 茶产业也随之水涨船高 。茶叶产量1980年为30万吨 , 2006年就突破了百万吨 , 超越印度跃居世界产茶第一大国 , 平均年增产率超过10% , 为世界年平均增产率{约3%)的3倍多 。李瑞河认为 。大陆是世界第一大茶叶消费市场 。10年来 , 大陆人均年茶叶消费量增加1倍 。而且对高价位茶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 , 人均年茶叶消耗量还将不断增加 。茶叶需求十分巨大 。目前年人均饮茶量仍偏低 , 以2008年为例 , 内销量94万吨 , 年人均饮茶量仅0.7公斤 。尚不及台湾的1.5公斤的一半 。“也就是说 , 大陆内销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以铁观音为代表的乌龙茶消费方兴未艾 , 台湾的乌龙茶质量优异 , 又具特色 。大陆13亿人平均每人每年喝1杯(3克)台湾乌龙茶 , 就需4000吨 , 年人均喝5杯 , 就把台湾产的茶喝光了 。因此 , 他鼓励台湾茶农变茶商 , 到大陆设点行销台湾各地特色茶 , 同时销售大陆茶 。优势互补 , 创造双赢 。这也必将成为突破台茶困境的良方 。
李瑞河强调 , 台湾知名的茶很多 , 包括文山包种、竹苗的东方美人茶(又叫膨风茶)、台中的梨山茶、大禹岭茶与南投的冻顶乌龙、日月潭红茶、嘉义的阿里山茶等 , 都各具特色 。他说:“如果这些茶能集体以“台湾茶的名义进入大陆市场 , 销售绝对不成问题 , 抢占大陆茶叶内需市场现在是大好时机!大陆游客来台湾 , 也喜欢买台湾茶当礼物 。“天仁在日月潭的门市 , 最近的业绩翻了2倍 。
茶来茶往促双赢
“闭关锁岛 , 固步自封 , 使台湾茶业坐失了发展的良机 。李瑞河拿出5年前美国的华文报纸 , 介绍说 , “这是我2004年7月在美国向媒体发表谈话的文章 , 当时我就曾说过 。大陆茶叶市场商机无限 , 而两岸经贸往来需要更加密切 。才能帮助台湾走出经济边缘化的危机 。开放大陆茶叶进口 , 提升旅游业 , 是带动台湾茶叶经济的最佳方式 。若台湾每年开放大陆500万人次赴台观光 , 台湾的茶叶就可以消费掉50% 。如此 , 将可创造两岸双赢局面 。
李先生当时的呼吁 , 未能得到台湾茶业界的响应 。结果 , 台湾茶业陷入困境 , 茶叶产量不增反降 , 1990年为2万吨 。这几年都在1.71.8万吨间徘徊 。茶叶管制不但没有保护台湾茶业 。反而束缚了经营者的手脚 , 使台湾茶错失了进军大陆的黄金时期 。10年前 , 500克的台茶在大陆要价1000元人民币 , 而当时大陆顶级铁观音还不到500元;如今 , 台茶价格不升反降 , 而大陆顶级铁观音5000元还难以买到 , 市场的此消彼长由此可见一斑 。
李瑞河表示 , 台湾只产乌龙茶 。而且栽种及制茶成本过高 , 早已缺乏国际竞争力 。“天仁占有台湾乌龙茶八成的市场 , 对此深有体会 。而大陆的茶叶品类齐全 , 只有开放大陆茶叶进口 , 与台湾当地的茶叶混合 , 生产更多的茶叶产品 , 才能外销国际市场 。
推荐阅读
- 咖啡入门的这些最基本知识,你需要了解
- 红酒为什么需要醒酒?其实是为了你的安全
- 房龄多大的房子不适合买?有哪些注意事项
- 祁门红茶创始人介绍
- 中秋茶更加注重茶文化
- 陆羽催生唐代茶道
- 2019汽车保值率排行榜发布,你的车值多少?
- 关于茶道八大礼法介绍
- 茶文化阅读,朱权用的茶炉
- 古往今来的茶人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