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中国传统家电造芯20年:为什么一事无成?

让大部分人意外的是,传统家电公司自研芯片,已经有20年的历史 。
今年年初,美的表示其自研的MCU控制芯片全年出货量约一千万颗,更早之前,格力也宣布其自研的MCU年出货量超过千万颗,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
千万量级的芯片出货,如果是手机SoC的月销量,是一个好数据,但如果是价格低廉的MCU,根本不值一提,更别说是年出货量 。
"一颗MCU的单价大约为2元,一千万颗的MCU意味着两千万的产值,可能都不足以养活一个团队 。"家电行业硬件专家谢智信告诉雷峰网 。
一方面,自研芯片本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另一方面,研发出来的芯片仅供自用,量不够大,无法节省成本 。
传统家电企业究竟为何如此积极入局芯片呢?是借由自研芯片的由头拉高自身股价,还是在国产替代热潮下借机享受政策红利?中国的家电企业们又是如何做到在涉足半导体20年后,依然没有成绩的?
自研芯片不为赚钱
在与众多业者的交流过程中,大多数观点认为,保障供应链安全是这些家电企业的主要目的 。
传统家电企业自研芯片有两次高潮,一次是1999年国家发布18号文件之后,TCL、海信和海尔相继入局芯片研发;一次是中兴被制裁后,更多的传统家电企业集体意识觉醒,开始组建自己的半导体军团 。
相比手机SoC,家电所需的MCU的技术难度偏低,研发投入较少 。
想要通过自研芯片降低成本难度很大,因为国内已经有不少芯片公司在中低端MCU领域已经有较强的实力,组建自己的队伍并投入研发,且不说能否盈利,能保持自负盈亏已是万幸 。
"他们不是想靠自研芯片赚钱,而是在学某手机厂自己囤备胎 。"一半导体从业者表示 。
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的故事至今令人动容,但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只拥有芯片设计能力而没有芯片制造能力,依然无法保障供应链安全,即便拥有一支战斗力强劲的芯片设计团队,也难抵产业链上下游的制裁 。而芯片制造投入大,建造晶圆厂不在传统家电企业的计划之内 。
不过,家电企业自研芯片倒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如果遇到缺芯的大环境,有芯片研发能力的家电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 。
某芯片设计公司创始人解释这其中的逻辑:"家电厂商增加了芯片设计环节之后,就能跳过芯片设计厂商直接和晶圆厂对接,并同封测厂打交道,缩短了供应周期和节点,有一定的垂直供应链保障生产 。"
但这一优势也具有局限性 。"实际情况是,市场需要看实际的经营情况,如果家电企业的产品单一且数量不够大,不一定会受到晶圆厂的待见 。投入的有效性更多表现在建立起自己的芯片护城河 。"
这位创始人也承认,事实上有芯片自研能力的家电企业也容易身处劣势 。
谢智信也表示,做生意讲求利益,行业新兵的需求量远远赶不上传统平台,最终只能是需求量的一方更容易拿到订单 。
既不盈利,也无法保障供应链安全,难道传统家电企业们真的都只是想抢占风口分一杯羹?
有人“上探”芯片产业链,有人炒房
某家电公司研发总监韦无限告诉雷峰网,做产品的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追求极致的性价比,因此深入供应链寻找机会就成了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
尤其是当下家电企业们纷纷走上智能化转型之路,完全依赖现有市场无法满足产品智能化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要么找不到符合规格的产品,要么自己拼凑增加额外的芯片,最终成本会很高 。"韦无限说道 。
另一位半导体公司创始人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传统家电自研芯片在他看来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命题 。
"如果这样定义的话,如今的半导体公司瑞萨、飞利浦都是从家电做起的,三星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
也就是说,虽然目前看来传统家电企业自研芯片 。安全和盈利两样都不占,也不能就此否定部分企业进军芯片的初衷和决心 。
在韦无限看来,确实有一部分家电企业想做好芯片业务,且最终目标可能是在市场中竞争 。
这些家电企业通常会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同芯片公司合作,并在合作伙伴研发的芯片上打上自家的标签;第二阶段开始加入自己的理解,让合作方按照自己的规格开发芯片;最后一步才是拥有独立的芯片团队,自己做芯片设计 。
"海信宣传了很多年自研画质芯片,实际上2021年之前,海信都没有自己流片,全是依赖合作伙伴的核心技术,这是正常的发展逻辑 。"韦无限说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