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质量等于利润。——汤姆·彼得斯北京作为首都,不仅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还有特别深厚的文化意义,包含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等。就像提到武汉大家就会想到热干面,北京烤鸭也是北京最著名的文化名片之一,和南京盐水鸭、上海八宝鸭、四川油烫鸭、无为熏鸭、广西荷叶鸭、福建姜母鸭、湖南炒血鸭并称为中国八大名鸭。而说到北京烤鸭,不得不提的就是全聚德烤鸭了。作为一家百年字号的老店,全聚德曾一度门庭若市,在2007年甚至上市,成为"烤鸭第一股",也加快了它向全国扩张的步伐。不过到了今天,恐怕很多人都不承认它的龙头地位了。每一次年报的释出,大众都能看见全聚德如跳楼机一样下滑的销售额,在消费者口中的评价也大不如前,有人甚至戏称全聚德现在就是个景点,拍照打卡之后就可以离开了!这不禁让人觉得好奇,百年招牌到底砸在哪里?
文章插图
呕心沥血,开创品牌全聚德的创始者是一名叫杨全仁的商人,他并不是北京本地人,而是到北京做鸡鸭交易的。作为最初的一代"北漂",杨全仁起早贪黑,不辞辛劳,终于盘下了一家叫"德聚全"的店,终于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店。后来,在一位风水大师的指点下,杨全仁将"德聚全"倒过来,改成"全聚德",还请来了宫里的退休御厨做帮手,至此全聚德的生意是蒸蒸日上,不少外地人都慕名而来,备受食客老饕的喜爱,甚至被誉为"中国第一吃"、"烤鸭之王",在国宴上我们也不难发现它的身影。时间线推到21世纪,杨全仁离世后,全聚德由他的子孙共同经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全聚德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很多明星也喜欢在全聚德吃饭,更加增强了全聚德的名气,它的影响力甚至到了国外,每一条中国街的标准配备就是全聚德烤鸭店。全聚德的全盛时期大概就是这个时候,一句古诗改编就可以看出:不到万里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在人们心里,全聚德的烤鸭不只是美食名片,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是现代人对古老饮食文化的完美表达。
文章插图
时代发展,故步自封"全是全而无缺,聚是聚而不散,德是仁德至上。"这是全聚德的开家宣言,然而事实的发展总是和理想背道而驰,从一家苍蝇小馆发展到全球连锁的百年老字号全聚德,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过去人们追捧全聚德,一来是因为它的名声的确大,老字号有着天然的号召力,就算和现代人的口味已经不相符合了,也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去尝试,就像那些坚持不懈要去复刻红楼梦食谱的人,食物对于他们来说,文化意义大于口腹之欲。二来就当时的生活条件来说,一顿全聚德烤鸭相当于半个月的工资,人们对于需要花费一定代价的食物总会格外珍惜,如果全聚德是那种路边那种十块钱五串的烤面筋,对于人们来说没有任何经济压力,我想发展道路可能会完全不同。但是对比现在,全聚德就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全靠原来的底子苟延残喘。
文章插图
当然原因也是多样的,除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食消费更加注意实际,不再追随"名牌",还有一个客观因素是市场发展的多元化,竞争更加激烈,人们的选择增多了,全聚德不再是唯一选择。很多物美价廉的烤鸭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且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它们不仅价格亲民,而且口味也不错。一只鸭子的成本也就几十块,就算顾客愿意为了服务和品牌买单,全聚德动辄三四百的费用也远远超出人们的承受范围。
推荐阅读
- 蒸南瓜包时,花点小心思,南瓜包和花一样好看,一上桌都抢着拍照
- 这道炒白玉菇拍照发到朋友圈,都在夸我厨艺高
- 干饭魂看过来!穿民国装,拍照能打折!苍梧路上这家江湖菜馆:想吃的菜这里全都有
- 红茶西贝货频出,3000一斤金骏眉招摇过市,正版茶沦为“背锅侠”
- 原产|原产自我国,曾是“百菜之王”,如今沦为野菜,北方人:不认识
- 比镜面还光滑的蛋糕,这样子的蛋糕天生就是来给人拍照的
- 时隔多年,全聚德的“烤鸭第一杆”又回来啦!
- 这道红枣小方拍照发到朋友圈,都在夸我厨艺高
- 风水先生|你知道为什么“全聚德”的“德”字少一横吗
- 野果|领先车厘子3千多年,古代水果中一枝独秀,为何如今沦为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