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齐地兵学的文化特征与历史贡献( 二 )


齐地兵学特征之二:薪火相传 , 代有承继
孔子说:“夏礼 , 吾能言之 , 杞不足征也;殷礼 , 吾能言之 , 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论语·八佾》)可见由于种种客观原因 , 文化上出现断层现象在古代社会中是十分普遍的 , 兵学文化的承继问题同样有这类情况 , 三晋兵学、南方兵学都存在着时断时续的现象 。但齐地兵学文化却避免了这一点 , 它始终以勃勃的生机逐代传授下来 , 并不断地得以发扬和光大 。这在春秋早期是齐桓公、管仲“复修太公法”:“太公既没 , 齐人得其遗法 。至桓公霸天下 , 任管仲 , 复修太公法 , 谓之节制之师 , 诸侯皆服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质诸史实 , 信而有征 。
齐桓公任用管仲 , 高擎“尊王攘夷”的大旗 , “九合诸侯 , 不以兵车”“霸诸侯 , 一匡天下” , 其指导方针就是《周礼》及《司马法》所宣称的“会之以发禁者九”的“九伐之法” 。在春秋晚期 , 是齐景公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对“古代王者司马兵法”的“申明” , 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构建自己的兵学思想体系——《司马穰苴兵法》 , 是“一代兵圣”孙子的诞生 , 并以“兵者诡道”为基本特色的崭新兵学理论取代旧“军礼” , 在兵学思想领域完成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 。在战国前中期 , 是《孙膑兵法》等杰出兵学著作先后登场亮相 , 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军事斗争一般规律的理性认识;是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 , 使“自古王者司马法”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保持基本原貌 , 确保其书的最主要内容和核心精神未致被历史的风尘所湮灭 , 并使它在汲取战国时代的军事文化内容后 , 变得更为充实和富赡 。在战国晚期 , 是《六韬》《管子》等重要典籍的面世 , 使齐地兵学乃至整个先秦兵学进入综合融汇、全面总结的崭新阶段 , 为先秦兵学思想的发展繁荣画下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 。
齐地兵学特征之三:兼融博采 , 注重实用
齐地兵学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特色 , 是能够因时变化发展 , 善于博采兼容 , 集众之长 。从“古代王者司马兵法”到《孙子兵法》 , 再到《六韬》 , 齐地兵学文化一直能根据军事实践的需要而不断地丰富发展 , 及时转型 , 即从提倡“军礼” , 到崇尚“诡诈” , 最终进入总结综合、兵儒兼容 , 使兵学与时俱进 , 呈现新的风貌 。
这里 ,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齐地风俗民情对兵学发展的制约与规范意义 。齐国的社会环境铸就了齐地民众资性 , 而这种资性也对齐地兵学文化发展导向的确立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司马法·严位》指出:“人方有性 , 性州异 , 教成俗 , 俗州异 , 道化俗 。”齐地社会环境的制约 , 使得齐地之人形成了独特的资性 , 这就是《史记·货殖列传》所说的:“齐俗宽缓阔达 , 而足智 , 好议论”;《汉书·地理志》也表述了同样的看法 , 从而使得当地民众易于“随时而变 , 因俗而动”(《管子·正世》) 。我们知道 , “攻人以谋不以力 , 用兵斗智不斗多”“贵谋而贱战”是中国古代兵学的一大传统 , 齐人“足智”尚谋的地域文化 , 对于兵学理论的构建 , 自然是一种文化上的内在推动 。另外 , 齐人“阔达”“舒缓”的资性 , 也即国民心理 , 反映到学术生活中 , 就是具有一定的宽容精神 , 在与外界的接触中 , 齐人比较能够接受新思想、新观点 , 并择善而从 , 加以必要的改造后为己所用 , 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文化 。如孙武“奔吴”后 , 与来自楚国、深富韬略的伍子胥过从甚密 , 切磋交流 , 互补增益 , 汲取了不少南方兵学的精华 , 使其兵学文化呈示了不少吴、楚文化的特色 , 以至《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迳将其兵书命名为《吴孙子》 。显而易见 , 齐地学者善于将各家各派的思想融汇而兼取 , 从而形成新的学术形态 。战国时期稷下学术中心的出现 , 百家争鸣的全面展开 , 就是标志 。然而这一趋势早在西周春秋时期即已开始 , 管仲、晏婴等人的思想学说就包含有一体多元的复杂倾向 。这种文化氛围为齐地兵学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