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究竟有没有道理?

古代没有普及义务教育,有机会读书的普通百姓并不太多,但古人的智慧毋庸置疑,并不逊色于现代人,从流传至今的经典俗语中就能充分表现出来。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不少为人处世的学问,一传十,十传百,因蕴含哲理且通俗易懂,容易被理解和传播,从而凝结成俗语,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俗语”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俗语的数量越来越多,有些不分地域,炎黄子孙都能听懂,有些具有地方特色,一般人未必理解。今天介绍一句民间俗语“升米养恩,斗米养仇”,啥意思?我们接着往下看。
 民间俗语:“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究竟有没有道理?
文章插图
首先,此处的“升”和“斗”,都属于古代计量单位,所代表的容量,跟现代并不一样,但不妨碍咱们分析俗语。从汉朝开始规定,十升为一斗,那么“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理解起来就简单了,字面意思是说,你给别人一升米,别人会把你当成恩人,若给他一斗米,就会把你当仇人,究竟有没有道理?
从很小的时候,父母和老师就反复告诉我们,要记住别人给予的帮助,学会知恩图报,千万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人,否则会被戳脊梁骨。古人云:“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可以说枉为人。
 民间俗语:“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究竟有没有道理?
文章插图
但是,自古以来,总有一小部自私自利之人,把别人的好不放在心上,认为理所当然,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在旁边看笑话,甚至落井下石。关于“升米养恩,斗米养仇”出自何处,已经无法考证,但这句俗语背后有一段故事,值得所有人深思。
古时候,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两个关系比较好的邻居,为了叙述方便,分别称他们的为张三和李四。两人年纪差不多,从小一起长大,原本家庭条件也相差无几,但张三长大后勤劳能干,李四却比较懒惰,整日游手好闲。上天非常公平,不努力肯定没有收获,几年后,李四越来越穷,而张三越来越富裕。
 民间俗语:“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究竟有没有道理?
文章插图
有一年,连续几个月没下雨,发生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张三从城里买了许多大米,考虑到邻居李四家境贫寒,不忍心看着邻居饿肚子,心地善良的张三,亲自给李四送去一升米,想帮他渡过难关。李四心里充满感激,并说:“你的这份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
第二年春天,到了播种的季节,李四家里太穷,问亲戚借了一些种子,但还是不够。正当他发愁时,邻居张三又给他送来一斗米,并安慰李四:“大家都是邻居,感谢的话不用多说,谁都有困难的时候,互帮互助是应该的。”连一口水都没喝,张三就回家了。
民间俗语:“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究竟有没有道理?
 民间俗语:“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究竟有没有道理?
文章插图
李四的妻子从娘家回来,得知张三给他们送了一斗米,非但没有表示感谢,还对丈夫说:“张三那么有钱,才给我们这点大米,太抠门了,真是为富不仁。”另外,她逢人便说张三很坏,编造许多谎话,故意败坏张三的名声。几天后,张三得知此事,气得脸色煞白,感叹道:“好心送给他大米,反而养了个仇人,简直瞎了眼。”
上面的故事也许只是传说,但也说明“升米养恩,斗米养仇”不是没有道理。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人,起初会把别人的好放在心里,但时间长了,会把这种恩情当成理所当然,一旦给他们的少了,立马心生怨恨,大衣哥朱之文对此应该深有感触。所以,要铭记“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民间俗语:“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究竟有没有道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