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不同寻常的程乙本《红楼梦》( 二 )


胡适在命名程甲本、程乙本的同时,指出程甲本“间有纰缪”,程乙本的“许多改订修正之处,胜于程甲本”。这些判断,宏观角度看是有道理的。
从微观角度看,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在翻刻程甲本的时候,是否完全忽视了程乙本?胡适在文中还提及“马幼渔先生所藏程甲本就是那‘初印’本”,据笔者考察,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马幼渔先生送给胡适的一部程甲本,扉页手书“东观阁原本,绣像红楼梦,本宅梓行”,在此程甲本上有多处贴改的文字,与东观阁木刻本相同,而且改文中,不乏与程乙本相同的文字。东观阁书坊在翻刻程甲本的过程中,同时参考了程乙本,也可以从这部书中找到较为重要的证据(曹立波《“东观阁原本”与程刻本的关系考辨》,《文学遗产》二〇〇三年第四期)。在对《红楼梦》木刻本的版本研究中,程乙本的影响因素也应给予考虑。
二、程乙本的改订工作在文学文献上的意义
程乙本对程甲本的改订,大致可从三个视角加以考察,即文学的、文献的,以及文学与文献兼顾的角度。
(一)文学角度:或更换词语,让骈偶句前后呼应;或调整木活字,以求得文通字顺;或对全文加以通盘考虑,瞻前顾后,有所取舍,以避免重复;或对小说情节矛盾加以斟酌,增订字句,以疏通文意。
例如第二十七回《葬花吟》“独把花锄泪暗洒”一句,程乙本将程甲本“泪暗洒”改作“偷洒泪”,从平仄角度看,由“仄仄平平仄仄仄”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更合乎平仄规则。查其他抄本,甲戌本作“独倚花锄泪暗洒”,列藏本作“独把香锄泪暗洒”。庚辰、蒙府、戚序、舒序、甲辰等本为“独把花锄泪暗洒” ,与程甲本相同。诸抄本皆为“泪暗洒”,此处杨藏本底文作“泪暗洒”,改文作“偷洒泪”,与程乙本同。综上,程乙本此处的改动,或参考杨藏本,或属独创。又如第三十七回探春写给宝玉的书信,程甲本“忽思历来古人处名攻利敌之场”一句,“名攻利敌”程乙本作“名攻利夺”,己卯、庚辰、蒙府、戚序、舒序、列藏、甲辰等本同程甲本。杨藏本底文作“名攻敌”三字,改文作“名攻利夺”,同程乙本。程乙本将“敌”改为“夺”,名与利、攻与夺,词性对应更为紧密。
第九十四回贾母解释十一月海棠开花的原因时,程甲本作“应着小阳春的开花也天气因为和暖是有的,程乙本作“应着小阳春的天气因为和暖开花也是有的”。程甲本“开花也天气”,语句不通,显然属于活字排版的时候摆放不当所致。到程乙本中,把“天气因为和暖”六字,挪到“开花也”之前,成为:“应着小阳春的天气,因为和暖,开花也是有的。”这样一调整,句子就通顺了。
第八回写宝玉眼中的薛宝钗的一段文字,程乙本的改动较大。程甲本2b页9行至3a页3行:
宝玉掀帘一步进去,先就看见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黑漆油光的?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程乙本2b页9行至3a页3行:
宝玉掀帘一步进去,先就看见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黑漆油光的?儿,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线的坎肩儿,葱黄绫子棉裙,一色儿半新不旧,看去不见奢华,惟觉雅淡。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因程甲本这里与第二十八回描写宝钗面庞眉眼的两段文字重复,程乙本将程甲本上的四句“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删掉。而在第二十八回,对程甲本上的四句,略作增改。程甲本为“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程乙本前两句同程甲本,后两句改为“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与“红”“翠”相比,“含丹”“横翠”,虽增“含”和“横”两个字,却变为动宾结构。前两句为四字句,后两句改为六字句。词语和句式,与程甲本相比,都较为典雅。这是对全文加以通盘考虑,有所取舍,避免重复,以求文字精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