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时代的战略:战略怎么打出来、跑出来


动荡时代的战略:战略怎么打出来、跑出来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刘昶 来源|管理思考录(ID:o-liuchang-o)
动荡时代的战略:战略怎么打出来、跑出来】动荡时代的战略:战略怎么打出来、跑出来
在“互联网思维”热议以来,战略的规划观明显遭遇挑战,管理者普遍接受了战略的演化观,有两种比较常见的说法,一个是马化腾说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一个是阿里张勇说的“战略是打出来的”。这样形象生动的说法确实易于影响管理者的观念,但并不像有人说的是过去理论中所没有的,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理论。明茨伯格早在1965,也是战略管理领域形成的初期,就写文章讨论过“赞成与反对规划的理由”,并在1967提出两种制定战略的方法,即是1978年所提出的“深思熟虑的战略”与“自然涌现的战略”的基础。这一理论通过明茨伯格1994年的《战略规划的兴衰》一书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
正如明茨伯格所说,“战略不仅可以事前构想,也可以逐渐形成。一套已实现的战略,既可能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而逐步显现出来的,也可能是通过先构想后执行的流程有意识地设计出来的。”从“深思熟虑的战略”到“自然涌现的战略”,构成了一个连续体,常说的“预先规划的战略”就属于“深思熟虑的战略”这一端。现实中,战略更多是位于二者之间。这两种战略方法,一个强调思考,一个强调行动,只思或只行都是有问题的,必须整合二者。
在寻求整合二者的方法之前,放一个插曲。明茨伯格在《战略规划的兴衰》中,由二元论转向三元论,即规划性方法、愿景性方法与学习性方法,规划性与愿景性方法位于战略制定连续体深思熟虑的一端,而学习性方法位于自然涌现战略一端,三种方法呼应明茨伯格的管理三元论,即管理是科学、艺术与手艺。之所以讨论战略制定的三元论,是想提出愿景性方法及其背后所体现的企业家的远见和判断力。我们可以看到,数字时代以来,企业家们忙于跑马圈地,据说有位企业家这边刚与所投资企业的创始人称兄道弟,转身就去投资其竞争对手。广撒网、多圈地不是不可以,但是过多的使用这一方法,说明企业家们依赖与竞争的是资本,而不是愿景与承诺、远见与判断力,体现的是他们作为资本家的身份,而不是企业家、战略家的身份。这样的批判是苛刻了一些,但是企业家们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你可以做资本家,但不能仅仅是资本家。
战略的神话
在动荡时代,“自然涌现的战略”有其明显的优势:
第一,面向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一边思考,一边行动,临场应变,及时调整,让战略在竞争过程中涌现出来,企业因此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第二,战略成为一项集体学习活动,如明茨伯格所说:“大的战略可能来自小的点子(创意),可以来自任何匪夷所思之处,甚至来自意外的时刻,所以组织中的每个人几乎都有可能是战略家。”“我亦想对战略家做出全新的定义,它指的不是个体,而是一个由众多行动者组成的集合性整体,这些人的相互影响表达了组织思想。”战略不再是高层管理者和战略规划人员的专属领地,战略过程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员工也可以在其中发挥创造力,而管理者则扮演“发现者”的角色,可以说这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战略管理模式。
第三,因为战略成为一种集体活动,也就说员工参与了战略的制定,避免了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之间的割裂,而更利于战略的执行,甚至可以避免一些政治游戏。
“跑”、“打”形象生动,益于影响管理者的观念,但是观念更新之后,需要的是可靠的方法,否则就成了口号,成了避免作出艰难判断和战略承诺的借口,成了瞎跑、乱打的幌子,使企业陷入混乱,迷乱。我听说,有家企业在一年之内,进行了上千次的调整。这就不是灵活反应,而是应激反应了,恰恰说明其缺少战略思考。


推荐阅读